•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人感受保安遍佈的“巴鐵”:友誼比安全風險要多很多

2018-01-23 09:3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巴基斯坦特約記者 賀斌】自2007年以來,巴基斯坦打擊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勢力的鬥爭從未間斷,用巴官方的話説就是“巴基斯坦一直處於反恐鬥爭之中,並付出了巨大代價”。與此相適應,巴基斯坦的安保措施高調、嚴密:大街上,經常能看到荷槍實彈的軍人站崗;主要交通線上,有架著輕機槍的巡邏車;你必須習慣在固定或臨時檢查站停下來接受檢查,十步之外崗亭中黑洞洞的槍口正指著你;無論政要、宗教領袖,還是商人、文娛明星,身邊總跟著一群安保人員……諸多因素帶來巴基斯坦社會對安保的巨大需求,私人保安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無處不在的安保人員不經意間會傳遞出“恐怖”資訊,也讓外人疑惑真實的巴基斯坦究竟是什麼樣。(圖為本文作者和巴軍護衛隊員)

  雇私人保安,因世仇、宗教、虛榮

  在巴基斯坦,政客、商人、地主、社會名流、宗教領袖、少數族裔領袖以及退休軍政高官等,重要階層的人幾乎都雇私人保安。但他們雇私人保安的情況和原因並不完全一致。

  在旁遮普省宗派核心區域,居住著一些酋長,如前聯邦教育部長、穆斯林聯盟(謝裏夫派)議員默罕默德阿克拉姆及其子孫,他們必須在嚴密的安保中生活。這緣于一段血腥往事。

  阿克拉姆和一個宗派“巴基斯坦先知之友”(SSP)間的仇殺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SSP指控阿克拉姆家人殺害了SSP領導人,還指控酋長默罕默德伊克巴爾殺害一名議員,而酋長家族的長子被殺,人們普遍懷疑是SSP幹的。

  在巴東北部城市費薩拉巴德,曾在穆沙拉伕時期任聯邦紡織部長的穆沙塔克徹瑪出身於政治世家,在其兄弟遭教派組織殺害後,也雇了私人保安;前內政部長阿夫塔布謝爾包曾是多次暗殺行動的目標,如今已離不開保安。

  高官、議員面臨的人身威脅來自多方面,儘管政府已按照規制為其配備了安保力量,但他們本人及家人身邊還會出現自己信得過的私人保安。巴前總理吉拉尼在選舉前夜遭遇兒子海德爾被綁架事件,家人意識到,如果有足夠的保安人員就可以避免綁架發生。前總理舒賈特侯賽因的兒子們、前總理阿什拉伕的兒子們,都有私人保鏢。

  宗教領袖的保安配備甚至超過政要。像遜尼派的領導人喬杜裏,如果去旁遮普省,要佈置100名以上的警衛,全由地方黨派官員提供。什葉派也一樣,什葉派伊斯蘭理事會的領導人納克維有數十名私人警衛。激進組織“達瓦慈善會”的貴族賽義德身邊,有接受過“克什米爾聖戰軍”訓練的保安。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旁遮普警察向筆者透露,2010-2011年間,有烏茲別克武裝人員為遜尼派領導人提供警衛服務,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當局曾允許伊朗警衛為什葉派領導人服務。

  一些影響較大的家族間因有世仇,他們讓自己的家丁做保安,或訓練自己的安保隊伍。在戈傑拉,伊利亞斯家族與瓦拉奇思有世仇;在拉合爾,古爾基斯與錫克家族有世仇。在俾路支省,家族的世仇轉變成部落間的仇殺,林茲家族和雷薩尼茲家族就是這種情況。

  不僅高等部落間有衝突,在信德省,一些低級部落間也世代有仇。例如2004年奧加西部落和特加尼部落間的衝突,因偷盜水牛事件而引發,等到當地族長出面解決時,已造成100多人喪生。

  在俾路支,當地地主如布格提斯、馬利斯、賈馬立斯家族,並不信任私人保安公司,他們更願意用自己的武裝,有時也雇亦匪亦盜人員。前總統扎爾達裏的姐姐塔爾普爾雖有人民黨在信德省調配的警察在身邊保護,但總有來自俾路支省扎爾達裏部落的保安隨行。

  在卡拉奇、拉合爾、白沙瓦等大城市,富翁們同樣需要保安,以防搶劫、敲詐和綁架。為此,巴基斯坦首富利亞茲雇用了數百名退役軍官,一些大商人甚至擁有自己的保安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宗教極端分子曾把外國合資公司列為襲擊目標,合資公司老闆,特別是白人和歐美背景的商人往往需要雇私人保安。

  筆者發現,近幾年來,大城市裏的影星、演員和高級陪伴人員身邊也有保安出現。著名的普什圖語女歌手嘉扎拉生於斯瓦特山谷,塔利班佔領她的家鄉後,她被迫搬遷到白沙瓦繼續演出,2012年她被殺害。另外一名普什圖族女歌手瓦戈瑪也遭塔利班威脅:只要從阿聯酋回來,就要她的命。一些敢於提出爭議話題的記者、主持人同樣會遭遇恐嚇,不得不求助於私人保安。

  不可否認的是,多數政治人物以及所謂“社會傑出人士”從未受到威脅和襲擊,他們當中不少人更看重被保安人員簇擁的感覺。在巴基斯坦,“要人”(VIP)文化根深蒂固,保安是身份的象徵,是一些人“用來炫耀財富和地位的工具,是生活必需的奢侈品”。

  人員良莠不齊,遊走法律邊緣

  由於顧客群體多樣,不同類型的保安公司在巴基斯坦應運而生。保安來源大多是退役軍人,其中,特別突擊隊員通常會到有外國顧客的大型私人保安公司工作,也會直接為商業大亨或退役軍官服務。即使退役普通下士,因為有技能、守紀律,到私人保安公司也會有較好待遇。退役軍人在信德省尤其受歡迎,因為他們在那裏最可能獲得與匪徒槍戰的經驗。

  私人保安公司人力資源的另一渠道是前“聖戰士”,這些人在長達10多年的阿富汗戰爭和克什米爾鬥爭中受過訓練或戰爭洗禮。他們衣著整潔、按時祈禱、從不多嘴多舌。

  據筆者調查,一些政治人物和地主還將難以進入保安公司的逃犯、罪犯收入門下。根據當地警察局2013年的數據,在信德省被雇用的私人保安中,有65%沒有在保安公司註冊過,他們多是從開普省和旁遮普過來的逃犯。

  其實,宗教領袖和教派領導並不需要私人保安公司的服務,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人。遜尼派週邊組織——宗教學校有幾千名工作人員,不少人經歷過阿富汗戰爭或受過訓。一些少數族裔工作人員在印度受過訓練,是公開的秘密。

  根據巴基斯坦安保公司協會的數據,2016年巴全國有516傢俬人保安公司,其中274家是協會會員。協會前主席艾哈邁德説,安保行業是私人企業中最多工作機會提供者之一,僅2010年,巴全國就有30萬人從業,加上準軍事化的國民警衛隊以及邊境衛隊和海岸警衛隊,安全産業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軍隊、警察以及權貴、商人紛紛開辦形式和檔次不同的安保公司。在治安問題較為嚴重的卡拉奇,保安與警察數量的比率已達3比1。

  與私人保安相關,給現有座駕加裝防護裝甲也是一種自保選擇。巴基斯坦有5個類似的汽車改裝廠,拉合爾1個,卡拉奇和伊斯蘭堡各2個,巴軍工廠也進入了這個熱門産業。不過,真正受到生命威脅的人不會考慮使用在巴基斯坦改裝的車輛,因為防彈標準較低。

  相對於巨大的私人保安人數和産值,巴相關法律和規範則相對滯後。多數保安公司培訓工作薄弱,工資低廉。多年來,許多保安公司不同程度上是在法律邊緣運營。根據2016年6月巴安保公司協會的數據,全巴有166個私人安保公司根本沒在政府註冊。

  在合法私人保安公司外,游離著大量非法私人保安組織,其成員可能是被保護者信得過的家臣,可能是從部落區老家帶來的家丁,也有從街面上拉來臨時組建的團隊,沒有註冊,沒有培訓,通過私人關係“攬黑活”。

  由於保安素質良莠不齊,過去幾年發生過若干起保安犯罪事件:著名的卡拉奇銀行搶劫案是銀行保安與搶劫犯合謀實施的;2014年,一名保安在卡拉奇國防住建局槍殺僱主;著名商人和投資家阿比德的兒子哈菲茲、國會議員曼蘇爾,都是被自家保安殺害。更有甚者,一些保安與極端分子保持著聯繫。

  按照法律,私人保安公司不得穿戴軍隊或警察服飾,但有關人員並不畏懼法律,保安穿著軍隊突擊隊員或特別行動隊的制服,由此惹來麻煩的事件時有發生。此外,巴各省保安所持武器難以統一規定和監管。現實中,很多大人物的保安持有違禁口徑槍支,如AK-47突擊步槍等。相比之下,低水準保安公司使用的武器能否打響都是一個問題,因為這些武器很可能出自開普省達拉鎮的小作坊。

  身為中國人的感觸

  巴基斯坦安全形勢為什麼不能根本好轉,以致需要如此多安保人員?對於這個問題,巴各界可以説莫衷一是。巴某些高官的觀點是,主要是國際上恐怖勢力迸發,而巴基斯坦處於國際反恐第一線。學術界的觀點與此相似。

  上世紀80年代,齊亞哈克總統實行軍政統治,國內外一些人用“警察國家”來形容當時的巴基斯坦。即使那樣,社會上也沒有嚴禁踏入的地方,沒有關上大門的社區。後來出現的暴力事件原因複雜,有國內教派長期不和的社會基礎,也有國際勢力角逐的影子。隨處可得的槍支,鉅額海外資助,讓巴基斯坦成為易燃易爆的“混合危險品”,也使巴告別無槍、無毒的田園生活。

  儘管如此,總體來説,筆者不認為巴基斯坦像西方或巴個別本地學者描述的那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也許某些對巴不友好國家的人確實感覺如此,但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受到的友誼比安全風險要多很多。

  但西方類似“妖魔化巴基斯坦”的説法確實影響到一些中國人,使之親身體驗巴基斯坦的願望因恐懼而消退;還有部分人短期訪問巴基斯坦,也許他們對外媒的渲染一無所知,唯獨對巴方專心護衛中國人的方式印象深刻,不經意間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但不要對此過度解讀,更不要虛榮地誤導那些未來會訪問巴基斯坦的中國人,因為我們長期在巴工作的中國人知道,中巴友誼遠遠超出這一表達方式。

  在巴基斯坦,筆者接受過各層面的安保,也逐漸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旁遮普,如果看到前方開道警車上的軍人突然用圍巾遮住臉的下半部,你必須警惕了,因為他們不是想遮擋塵土,而是感到危險來臨,隨時可能開槍射擊。如果是集體活動,不要離開安保圈單獨活動。

  至於不同安保力量服務水準,筆者親身感受到,巴軍隊、反恐特警的素質和裝備是優質的,地方警察要遜色一些,私人安保公司除巴安保公司協會的前幾十家外,其他的不敢恭維。有安保專家稱,巴500多家安保公司,有一成達到較專業的水準就非常樂觀了。

  筆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不同安保公司的總管,雇用過其安保人員,即使巴安保公司協會成員單位的人員,良莠不齊現象也很明顯:退役士兵自信、勇敢、有震懾力,平民保安則沒有這種內在氣勢,執勤動作不規範,更不要提那些價格便宜、沒有參加安保協會甚至沒有正規註冊的公司保安——晚上執勤時把槍扔在一邊睡覺、有事撒丫子就跑的事件屢見不鮮。這都説明加強對保安的培訓非常必要。好在巴從官方到民間,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