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敵方”!印政府修法,“懲罰”移民赴華或巴基斯坦的印度人

2018-01-15 14:30: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綜合報道】根據印度新修訂的一項法案,對於那些已移民到中國或巴基斯坦並已在當地取得公民身份的印度人,其目前仍滯留在印度的財産被視為“敵方資産”,政府將把這些資産進行拍賣處理。

  《印度時報》1月15日報道稱,上述這種“敵方資産”共計9400多處,共計價值一萬億盧比(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編者注)。目前內政部已開始對這些“敵方財産”展開認定工作。這是印度日前修訂已實施49年的《敵方資産法》之後所採取的行動,該修訂案證實,在印巴分治時期及之後移民到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印度人的後裔,將無法再繼承那些被滯留在印度的財産。

  一位內政部官員表示,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辛格在近期一次會議上被告知,目前對6289處“敵方”所遺留財産的認定工作已經完成,還有2991處資産待認定。另一名官員則表示,這些資産共計大約1萬億盧比,如果都變賣之後將成為印度政府的一筆“橫財”。

  據報道,這些財産中,有9280處是由已遷居到巴基斯坦的印度人留下的,剩下126處則是已遷居到中國的人留下的。

  印度新修訂的法案規定,“敵方財産”指的是任何屬於敵人、敵方對象或敵方公司的財産或由這些人或實體持有或管理的財産。

  在1965年印巴戰爭之後,印度于1968年開始實施《敵方財産法案》,該法案規對這些滯留財産進行管理並列舉出了保管人所具有的權利。(實習編譯:劉登峰 審稿:譚利婭)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