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給老師"下功能表"讓學生當主角 高校思政課"火"起來

2018-01-21 11:24: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曾經,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讓思政課成為大學課堂上“犯困率”最高的公共課之一。而經過一年的思政課改革,全國各地高校的思政課正在“活”起來。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媒體)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和海佳) 思政課堂上,網紅老師妙語連珠,金句不斷;微電影《機器人也有美好情感》展現上海海事大學的思政課堂,風格生動有趣全國思政課改革一年有餘,很多人發現過去以“填鴨”、“説教”、“劃重點”為特點的高校思政課正發生改變。思政課已不僅僅是在高校課堂上展現,而且以青年大學生們熟悉喜愛的各種形式,延伸到了課外、校外,實現育人過程中的全覆蓋。

  “思政課改革‘春天來了’,演話劇、拍視頻這些思政課的新內容活躍了課堂形式,遼大師生們也在思政課上建立了微信、QQ等網路群,鼓勵思政課線上、線下全方位教學。”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謝曉娟在記者採訪中表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説教,而是正人心的工程,“思政課的最大價值在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們從思政課中的獲得感。”

  大學生登上思政課講臺 功能表式教學受歡迎

  曾經,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讓思政課成為大學課堂上“犯困率”最高的公共課之一。而經過一年的思政課改革,全國各地高校的思政課正在“活”起來。為增加課程的貼近性和吸引力,國內高校開始以專題化教學、導師領讀、多媒體、團隊活動等多種方式讓思政課堂豐富多彩,“接地氣”的思政課正獲得越來越多大學生的歡迎。

  記者了解到,2017年12月,新疆農業大學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情景劇的形式開課,大學生以課程教材內容為主題,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劇,讓思政課充滿了歡笑與思考,不少學生感嘆:“這樣的思政課我們喜歡!”

  新疆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賈友軍表示,組織這一實踐教學活動,有助於圍繞大學生思想、道德、法律、人生、理想、信念、成長等課程教學主要內容,通過情景劇這一藝術表現方式,實現大學生學以致用、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教學目的。

  謝曉娟向記者稱,遼大緊密圍繞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工作,通過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思政課教學活動中來。

  “過去思政課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脫離的較遠,目前我校思政課已開展社會實踐小分隊,同時讓學生自己參與思政課教學,用學生團隊參講式的教學方法去活躍思政課堂形式,培養學生對思政科目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主動性。”謝曉娟表示,遼寧大學的思政課還接受功能表式教學,學生把感興趣的思政課內容反饋給授課教師,“等於給老師‘下功能表’,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多講授一些學生有興趣的思政課內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思政課講授不能枯燥,一定要聯繫社會發展現實,把最新的社會發展熱點聯繫進去,鞭辟入裏,在這方面人大思政課的老師們很注意在課堂上引經據典,讓馬哲觀點融匯現實,學生們自然更加喜歡上思政課。”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向明告訴記者,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可以生動有趣,“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如何讓學生愛上思政課一直是思政教師思考的重點。現在人大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讓學生變為課堂主角,上臺講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改革把思政課從邊緣化狀態拉回來 但變要有度

  拍攝微電影、組織辯論賽記者注意到,為了讓思政課在學生中入耳、入腦、入心,思政課改革一年間,全國各大高校涌現出不少思政課創新,有的思政課教師更是成了網紅,其思政課內容引發網友熱議,比如上海海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張苑琛組織學生用拍攝微電影的方式完成思政課作業。

  對於當前思政課的“花樣翻新”,謝曉娟表示,“太花哨”的內容不應佔據思政課主導,拍微電影、做動漫等方式只是思政課教學的輔助手段,思政課課堂要注重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現在‘95後’學生很多都喜歡短視頻等虛擬網路上的作品,思維也網路化,但是思政課改革不能只是一味地遷就孩子,深度閱讀、大數據解析等能力是現在學生們普遍欠缺的地方,思政課可以加強這些方面的內容去鍛鍊學生的能力短板。”

  “國內的思政課改革的確非常必要,改變了以往思政課邊緣化、模式化的狀態,形式變化只是一方面,思政課改革的根本是教材內容體系的改革,讓學生們通過學習用理性和情感相結合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把握實踐。”謝曉娟説。

  據了解,2017年底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天津工業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全國高校分別舉行了全國高校思政課現場教學展示活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送進高校和思想政治課課堂。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近400所高校的900多名教師參加了教學展示活動。

  “對學生來説,思政課不僅僅是家國情懷,還應該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邏輯判斷,乃至對世界的正確認知和理解。”王向明認為,思政教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引導學生們自己思考、自己發表看法,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正確的價值觀,再好不過了,這也是未來思政課改革的方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