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支付巨頭已成為世界移動支付的“老師”

2017-12-20 09:38: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據外媒12月19日報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這兩大中國支付巨頭近日來正大舉進軍國際市場,其對手由此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而不得不革新自家産品,以期融入席捲世界的移動支付大潮。

  三年前,現金支付尚在中國佔地為王,而如今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已使中國的經濟系統不同以往。這兩大移動支付體系涵蓋了從計程車費到個人轉賬的全部經濟往來,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支付工具。迫於來勢兇猛的移動支付浪潮,現有的支付運營商不得不進行創新,否則將面臨落後於人的風險。

  中國的移動支付的普及速度遠高於其他國家。據iRearch統計,去年中國的移動支付交易額已達5.5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3萬億元),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騰訊的微信支付與螞蟻金融的支付寶及其海外戰略移動支付合作夥伴,分別宣稱目前已擁有6億和8億用戶。易觀國際(Analysys International)調查表明,這兩大支付巨頭共同佔有了中國66%的第三方支付市場。

  中國的唯一銀行信用卡服務提供商—中國銀聯,也逐漸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嚴峻競爭形勢。目前銀聯僅在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中佔有17%的市場份額,該公司新近推出了一項整合化移動支付服務,以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抗衡。銀聯閃付(QuickPass)支援近場通信技術(NFC)與二維碼,並使幾乎所有中國大陸的銀行可在統一平臺上擴展其移動支付服務。但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掃描支付”與個人轉賬功能,而銀聯閃付卻在三年之後才姍姍來遲。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資深分析師王曉峰表示:“大多數消費者都已習慣使用微信與支付寶支付,如今銀聯才進軍移動支付市場未免有些亡羊補牢。但是銀聯並不打算就此放棄這一市場,而要爭上前來分一杯羹。”

  但是兩家公司並不滿足於僅在中國大陸發展,而是開始為向新加坡等亞洲市場推廣自家服務奠定基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現身國外。針對中國出境遊客,兩家公司都向東南亞和歐洲等地區的數十萬商戶提供了支付服務,以鼓勵中國遊客在海外購物結算時使用移動支付。

  在香港,騰訊于2016年1月推出自己的微信錢包功能,消費者將信用卡與錢包綁定後,即可向家人與朋友發送線上紅包,或購買當地景點和旅遊保險的門票等。螞蟻金融——阿里巴巴的金融分部也不甘示弱,于5月推出了一款專為香港居民設計的本地版錢包“AlipayHK”。

  兩家公司都迅速採取行動,以鼓勵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上月,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都為香港計程車推出了移動支付服務,並採取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其中包括為鼓勵計程車司機採用該系統而免除管理費用。僅一月間,該市的40000輛計程車中就有2500輛註冊了這一系統。

  八達通卡在香港無處不在。在當地,該卡被廣泛使用於從公共交通到無現金支付的各种經濟往來,如今其運作商卻因收取管理費而失去對計程車行業的吸引力。

  現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已將目光鎖定城市的MTR地鐵系統,在11月下旬宣佈的新合作夥伴關係將使旅客可在指定地鐵站使用移動支付購買地鐵票,從而打破了八達通對地鐵票長達20年的“壟斷”。

  這兩大中國支付巨頭的進軍驚醒了八達通高枕無憂的美夢,八達通不得不奮起直追。本週早些時候,八達通宣佈與三星Pay達成合作,讓用戶可以通過智慧手機上的NFC功能完成支付。八達通于10月推出其基於二維碼的支付服務,針對其目標群體小型商戶,鼓勵其使用移動支付。

  近日,新加坡當地的支付服務公司Nets宣佈推出其新産品NetsPay,消費者可通過該軟體在手機上掃描二維碼或使用NFC技術,直接使用銀行賬戶中的存款。

  總部位於美國的遊戲設備公司雷蛇(Razer)也加入移動支付的競爭行列。出生於新加坡的雷蛇首席執行官Tan Min-liang承諾,將提交一項名為“RazerPay”的移動支付系統的提議。在本月初的一次採訪中,Tan表示,RazerPay的計劃仍在進行中,預計將在“短期內”推出。

  然而,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王曉峰認為,儘管當地支付運營商正努力創新並推出自家服務,仍舊很難敵過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實習編譯:王茜 審稿:李宗澤)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