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印核潛艇漏水“趴窩”10個月 只因艙門未關

2018-01-12 08:2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整整10個月,印度第一艘自行設計和改造的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殲敵者”號都無法出航,原因是核潛艇上一扇艙門被人打開卻無人發現。

  美國《國際財經日報》9日報道,這扇位於左後側的艙門一直敞開,致使海水倒灌進潛艇推進室。為此,印度海軍不得不花費10個月時間,抽出海水並替換大批管道和零件。

  《印度教徒報》報道,這些泡過海水的管道為核反應爐的冷卻劑輸送加壓水,如果不替換,可能對船員、潛艇和潛艇設計搭載的核武器造成潛在傷害。潛艇核動力來自輕水反應堆。

  印度海軍已將事故歸咎於“人為錯誤”。目前“殲敵者”號已恢復正常。

  “殲敵者”號造價29億美元(約合189億元人民幣),2009年7月26日正式下水。“殲敵者”號的前身是俄羅斯“阿庫拉”級核潛艇,印度在原來基礎上做了多處修改,包括提高潛艇總長,以搭載12枚K-15短程核導彈,或4枚K-4中程核導彈等。

  《印度教徒報》報道,“殲敵者”號自改造之初就屢遭波折。其他媒體先前報道,潛艇的核反應爐在達到臨界過程中出現故障;由於俄方設計原型與本土改造差異太大,不少問題至今未解決。(海洋)【新華社微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