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中華兒女共築中國夢】方舟:兩制優勢協同發揮 實現1+1>2

2018-01-10 15:04: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月9日消息(記者梁爽)20載劈波斬浪,20載春華秋實。香港回歸見證“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港澳特區具體實踐。十九大報告中先後5次提入境澳,強調把港澳工作放在國家發展大局中來,並把堅持“一國兩制”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新時代賦予國家新的歷史使命,“一國兩制”實踐也面臨新的課題。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對此也表示肯定,他認為,新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國家所需,港澳所長”已成為題中之意。

  融入

  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發揮兩制優勢協調發展

  “新時代,兩地經濟發展以從原來的主要由港澳特區輻射內地,變為現在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方舟認為,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援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港澳建設擘畫了發展前景。“融入觀”就是新時代堅持“一國兩制”的新實踐,發揮兩制各自優勢,可促進港澳同內地協調發展。

  方舟指出,“融入”不僅是新時代國家發展的需求,也是解決港澳內部困難和挑戰的需要。他認為,港澳相對成熟的經濟建設經驗,可以對國家軟實力建設起到補充作用,“香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有非常成熟的金融體系,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不論是內地還是沿線國家都可以利用香港市場進行融資。”

  同時,十九大以來,國家做出的一系列戰略規劃,也為港澳發展開拓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過去港澳以資金、人才優勢輻射內地,但現在國家發展到新階段,更強調兩制優勢協同發揮,實現1+1>2的目標。”

  在方舟看來,內地和港澳合作前景廣闊,發揮港澳軟實力和大陸硬實力的各自優勢,可有力提成我國國際競爭力。

  合作

  推動內地同港澳互利合作 實現經濟發展疊加效應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促進各項區域合作等,實際就是讓港澳和相臨的內地城市更好的融合,從而擴大港澳生活、生産空間,讓港澳同胞共用國家發展成果。”方舟指出,十九大報告已為“一國兩制”在港澳特區新實踐指明瞭方向。

  十九大報告提到,要支援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2017年12月1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關於支援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具體落實黨的十九大新部署最新舉措,並在金融與投資、基礎設施與航運服務、經貿交流與合作、民心相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加強對接合作與爭議解決服務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

  對於《安排》的簽署,方舟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這不僅讓香港既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又開拓了港澳的發展空間。“內地和港澳形成機制性合作模式,政府搭臺,共同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

  在他看來,港澳不論是對外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對內與內地多區域合作,互利合作就會實現經濟發展疊加效應。“過去,港澳地區可以抓住內地改革開放大潮順勢發展,現在,港澳年輕一代也同樣可以把握住新的發展機遇,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方舟説。

  共用

  港澳同胞與祖國人民共擔民族責任 共用發展成果

  歷史由人民創造,發展成果也由人民共用。“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用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十九大報告還這樣提到。

  港澳特區能否順利乘著新時代的東風順勢而上,還需要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擔民族大義。方舟坦言,如何把國家管制權和港澳的自治權有效結合,怎樣提升港澳年輕一代對國家認同感等問題,還需要不斷探索。

  同時,港澳特區也有著自己的挑戰。“港澳作為城市經濟體,土地面積有限,城市空間相對狹小,産業用地、生活用地也因此受到制約。”方舟説。

  為了緩解這些問題,十九大指出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性,這將成為未來港澳發揮相對優勢、融入國家發展的基礎。除此之外,國家還鼓勵港澳居民到內地發展。方舟提到,香港居民能在內地得到更好的工作、就業和住房公積金條件等,都體現了國家的戰略意圖,“讓港澳的發展融入國家的發展進程中,也讓港澳人民增強國家意識,提升年輕一代國家認同感。”

  推動“一國兩制”新實踐,還需打好港澳兩張牌。方舟認為,港澳同胞應與祖國人民共擔民族責任,國家所需和港澳所長有機結合,共用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