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黃漢權:在“振興”中處理好三大關係

2018-01-10 09: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三農”工作的總綱領,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總抓手。要把這項事關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涉及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好事辦好辦實,需要處理好三大關係。

  首先是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關係。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4%,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1.2%,與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國的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新型城鎮化沒有完成之前,我國總體上仍處於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的階段,仍有大量農村人口特別是年富力強、素質高的人口向城市轉移,部分資源要素仍會從農村流向城市,這給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帶來重大挑戰。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人的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最關鍵的是人的現代化。為此,要妥善處理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關係,避免發生“搶人”大戰給兩者帶來“誤傷”。一方面既要支援有條件有意願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就業創業、落戶定居,全面融入城市社會,另一方面又要鼓勵和培養一批願意從事農業、紮根農村的職業農民,吸引那些走出去的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同時還要引導科技人才和工商企業家下鄉整合鄉村要素資源,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其次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城鄉發展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農業發展不充分是最大的不充分,農業農村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大的短板。實施鄉村振興,毫無疑問需要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制定落實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二是按照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的原則,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業農村傾斜配置。三是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完善農業支援保護政策。同時,要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堅持市場主導、農民主體。特別是在産業發展方面,要推進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價格指揮棒引導城鄉資源合理配置、城鄉産業融合發展。同時,在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傳統主要由政府和村集體組織投入建設的領域,積極探索引入PPP等模式,形成市場化推動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再次是短期成效和長遠目標的關係。鄉村振興涉及面廣、任務艱巨,需要經過長期努力,因此要處理好短期與長期的關係。短期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化解當前突出矛盾入手,加快補齊農村水、電、道、氣、訊等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方面的短板,讓廣大農民群眾儘快有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調動其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長期,要堅持目標引領,按照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從構建體制機制著眼,重塑中長期鄉村振興的動力機制,激發各方面攜手共同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和活力,穩紮穩打,不斷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漢權 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