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真心反“四風”才能清風吹

2018-01-04 21:29:00
來源:連雲港傳媒網
字號
  回潮現象不容忽視,“四風”樹已倒根還在,反映了“四風”反覆性、頑固性特點,不可畢其功於一役,態度堅決、措施得力、持之以恒,才能杜絕“四風”回潮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查擺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客觀地講,當前反“四風”取得明顯成效,有了根本好轉。但是,回潮現象不容忽視,“四風”樹已倒根還在,反映了“四風”反覆性、頑固性特點,不可畢其功於一役,態度堅決、措施得力、持之以恒,才能杜絕“四風”回潮現象。可見,領導幹部不能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想法,需真心實意解決反“四風”深層次問題。
  “機械式”落實要避免。不論是作為作風建設的總體要求,還是傳統節日前的階段性任務佈置,各級機關從上到下都通過召開會議、發放文件規定,部署反“四風”任務。這需要求實務實、主動積極、不折不扣、創造性地落實上級的各項要求,而不能死板教條、生吞活剝、機械被動的走過場、搞形式、做樣子。需創造性地落實林林總總的作風建設任務,力求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惟其如此,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援,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積累切實可行的經驗,為制度創新探索新路。
  “走秀式”調研要不得。深入基層調研是機關幹部的優良作風,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值得大力提倡,就像全國各地開展大走訪活動一樣,深受人民群眾的好評。現在,荒腔走板的調研已經絕跡,但其新的變種已經出現,讓百姓不敢恭維。比如,各地扶貧幹部應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下一番“繡花”功夫,幫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實現真扶貧真脫貧。可是,少數幹部身入基層心卻沒在基層,給農民朋友送些錢物,不忘帶著新聞記者報道,農民朋友不樂意,不歡迎。特別在年終歲尾,需要送溫暖的群體比較多,工作需做得紮實、再紮實些,避免給基層留下走秀的話柄。
  “軟釘子”接待不可取。黨中央提出反“四風”以來,公款吃喝、公款宴請基本絕跡,這一成效值得點讚。可是,沒有嚴格執行接待規定、自作主張地變通做法時有發生,不許超過四菜一湯,就用超大的盤子和碗,內容來個“狸貓換太子”,飲料瓶裏裝高檔酒。表面上是按照反“四風”的要求行事,其實是變相破壞相關要求;好像無傷大雅,其實影響更壞。個別私人會所想著法子引誘弄虛作假者,躲避紀檢幹部的檢查,不可小覷。反“四風”就要一絲不茍、寸步不讓地按照八項規定要求做好接待工作,不變通、不走樣,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選擇性”檢查要杜絕。檢查的目的是發現問題、找出不足、總結經驗、推進工作,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個別人出於私心,搞“選擇性”檢查,按照預定的時間、地點、路線,經過一番“美化”,選擇光鮮的一面,避開“陰暗面”,甚至在領導下車的地方鋪上紅地毯,把領導和群眾人為地隔開,彙報只談成績,不談缺點,這樣檢查的結果是形勢一片大好,到處鶯歌燕舞。以往,國內某地還油漆刷綠山頭,給人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假像。這種弄虛作假的做結果是少數人撈取了政績,坑害了人民群眾,損傷了政府公信力。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真心反“四風”,杜絕搞形式,是求真務實共産黨人的品質,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惟其如此,黨風政風才能更清新,人民群眾才能如沐春風,美麗中國建設才能百花迎春! (王震彩)
[責任編輯: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