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鐵路有啥新變化?中鐵總為你劃重點

2018-01-02 14:1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1月2日電(韓家慧)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起步年。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部署下一步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

  猶記得,去年“復興號”飛馳、網際網路訂餐、動車組選座、智慧驗票進站、轉机接續換乘、常旅客服務、大站智慧導航等惠及你我。今年鐵路建設將有哪些新突破?

  ——投産新線4000公里,其中高鐵3500公里 

  2018年,在保障鐵路運輸安全的基礎上,將完成以下主要工作目標:

  在鐵路運輸方面,完成旅客發送量32.5億人次、貨物發送量30.2億噸、總換算週轉量38900億噸公里;

  在鐵路投資方面,全國鐵路固定資産投資安排732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7020億元,投産新線4000公里,其中高鐵3500公里;

  在鐵路經營方面,實現鐵路運輸總收入7458億元,多元經營營業收入3200億元。

  ——打造高鐵網與網際網路“雙網旅行生活” 

  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用單車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今年高鐵與網際網路又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據了解,中鐵總將進一步完善經營機制,開拓運輸産業鏈延伸服務市場,積極發展網際網路訂餐、網上商城、旅遊酒店等旅客出行關聯業務,加快推進站車Wi-Fi、“高鐵+共用汽車”等項目,打造高鐵網與網際網路“雙網旅行生活”。

  ——“復興號”開到家門口,購票出行更便捷 

  高鐵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復興號”更是讓我們引以自豪的“國之重器”。

  2018年,中鐵總將發揮高鐵網效應,擴大“復興號”動車組開行範圍;建立以大數據為支撐的動車組列車産品設計和票價調整機制,全面推行周“4+3”開行組織模式;拓展網際網路售票系統功能,探索提供預約訂票服務,推行電子客票,推動客票銷售進農村鄉鎮;推進常旅客體系建設,增加接續便捷換乘車站數量,延伸售票窗口服務功能,打造鐵路客運特色服務;落實“廁所革命”要求,整治站車環境,提高旅客出行體驗。

  ——打造精品、智慧鐵路工程 

  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深化“強基達標、提質增效”,2018年,中鐵總將以“精品工程、智慧京張”和北京至雄安城際鐵路為重點,打造一批精品工程,確保從設計水準、建造品質到運營功能整體達到系統最優,樹立中國鐵路建設的典範和標桿。

  ——擴大中歐班列開行範圍,構建鐵路國際物流體系 

  2017年,中歐班列共開行3600列,超過2011年至2016年六年開行數量的總和,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標誌性成果。

  2018年,中鐵總將繼續擴大中歐班列開行範圍,提高班列開行品質和效益,積極開發國際郵包、電商快件、冷鏈運輸等高附加值貨源,吸引更多跨境貨源。

  同時,推動中老鐵路有序實施,推進印尼雅萬高鐵、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全線開工建設和中泰鐵路項目一期工程建設,穩步推進鐵路走出去。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