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德國組閣之路通向何方?

2017-12-28 13:5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近日,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與社會民主黨同意就聯合組建內閣進行試探性談判,談判時間擬定於2018年1月7日至12日。

  即使此次談判能夠促使組閣順利進行,德國也經歷了一次自二戰以來最漫長的組閣過程。

  組閣之路一波三折 

  據路透社報道,聯盟黨和社民黨12月20日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表明兩黨同意明年開始進行試探性談判,並在2018年1月21日前決定是否開始組閣正式談判。

  在此前的大選中,默克爾帶領的基民盟勝出,成為第一大黨,但它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在議會中未超過半數席位,因此必須和其他黨聯合組閣。

  起初,上一屆政府的搭檔、德國第二大黨社民黨明確表示不入內閣,默克爾只能選擇與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和綠黨談判組閣。但由於在許多問題上難以統一意見,自民黨最終退出了組閣談判,第一次組閣的嘗試失敗。

  再次嘗試組閣之際,默克爾只能將目光投向社民黨。在德國總統瓦爾特施泰因邁爾的極力促成下,社民黨最終態度軟化,同意與聯盟黨進行試探性談判。

  能否攜手仍存變數 

  在今年9月份的大選中,社民黨支援率下滑嚴重。黨內認為,出現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去4年與聯盟黨的聯合執政沒能讓選民滿意。一時間,社民黨內部關於聯合組閣的擔憂聲不絕於耳。

  因此,連日來社民黨主席舒爾茨反覆表示,社民黨參與政府的方式不僅限于和聯盟黨組閣。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稱,舒爾茨表態説:“我們並不承諾特定的政府組建模式。”

  在此次組閣談判中,社民黨提出的條件並不低。據《金融時報》報道,除希望在新政府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外,社民黨還在教育、醫療體系、減稅等方面提出了諸多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稱,兩黨在政策上的分歧不大。社民黨在此次選舉中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考慮到自己未來在德國政壇中的地位,會在很多方面有所顧慮。此外,組閣談判肯定會涉及到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一些關鍵職位由誰出任等問題。

  “重塑”歐洲有心無力 

  在即將到來的兩黨試探性談判中,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提出的重塑歐洲的主張將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重點。馬克龍曾在今年9月提出一系列重塑歐洲的構想,倡議設立歐元區“財政部長”等。

  路透社在報道中稱,德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西格馬加布裏爾日前表示,他讚賞馬克龍提出的重塑歐洲的理念,馬克龍的建議對此次兩黨聯合會談“非常重要”。

  對此,王義桅分析稱,如果此次兩黨能夠組成聯合政府,法德軸心得以恢復,對歐洲的一體化進程能産生很大幫助。但如果此次組閣失敗,在英國脫歐、法國經濟影響力不足以帶動歐洲的情況下,如果德國國內無法形成統一意見,會使得整個歐洲缺少凝聚力。

  而對於這次艱難的組閣過程,路透社分析稱,德國作為歐洲穩定的堡壘,未能對席捲歐洲的政治碎片化“免疫”。

  “現在,西方的政治制度設計難以應對民粹主義和資訊化造成的票數分散,小黨林立的局面分散了原有的權力。同時,在歐洲內部,支援歐洲一體化的民眾也沒有以前那麼堅定,關於歐洲到底往哪兒走,歐洲內部的觀點已有分歧。”王義桅説。(張曉曉)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