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盲人摸象?印媒體人:中印缺乏互信假以時日可彌合
【環球網綜合報道】2017年12月26日,由察哈爾學會主辦的第59期察哈爾圓桌暨“中印文化交流——如何避免盲人摸象?”研討會于在北京順利舉行,學會新晉研究員、探索頻道亞洲電視網製作與開發副總裁魏克然?錢納(Vikram Channa)先生作主旨發言,學會喜馬拉雅區域研究中心秘書長、高級研究員,西華師範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龍興春教授主持會議。印度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巴沙(M.Sharique Badr)和來自中印兩國多家媒體的記者也出席了會議。
察哈爾學會秘書長張國斌表示,近年來,中印兩國不斷加強文化、影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印兩國在金磚合作機制的基礎上,“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內,將會有更廣泛的合作。了解中國視角下的印度及印度視角下的中國將有利於增強兩國之間的互信,也將對未來中印兩國關係的發展産生積極的作用。
錢納表示,他于2002年首次來到中國,“用眼看”和“用耳聽”使他擁有不同於其他人的觀點,認為須透過歷史了解中印兩國在文化交流上所面臨的阻礙,主張文化自覺。他認為,紀錄片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視角,他希望能通過紀錄片展現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全新面貌。他指出,中印有不同的文化根源,兩國共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也可以通過文化加深理解。現今中印之間缺乏某種程度上的互信,但這種缺口假以時日就可以彌合。他指出,當中印彼此以一種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對方的文明時,就可以共用不同的價值,通過不同的形式、使用不同的語言來共用文化。
錢納表示,中印兩國既是朋友,也是對手。他認為,中印關係定能克服阻礙,他以中日關係舉例,中日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合作進展,中印兩國也應比照中日兩國的模式進行合作,如此中印兩國的關係將會取得更好的發展。
印度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印度教徒報》(The Hindu)駐北京記者阿圖?阿涅加(Atul Aneja)認為中印之間在未來可以加強在軟體上的合作,有利於兩國年輕一代更好地交流。
察哈爾學會“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在讀博士顧心陽也指出中印兩國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他認為,唯有透過互信理解,同時尊重彼此間存在的分歧價值,雙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他指出,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在上世紀末蘇聯解體之後提出了“文明衝突論”,其核心觀點是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將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主要矛盾,其潛臺詞是只要文明不同,包括中國和印度,就會産生衝突。顧心陽不同意亨廷頓的觀點,認為要避免文明、文化的衝突,應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提出的“三個超越”為基本思路,第一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第二是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第三是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他認為,踐行“三個超越”思路的具體方法,即是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創造了諸多發展條件,其中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互鑒也是重要內容。
錢納贊成“一帶一路”倡議,把“一帶一路”視為新時代全球化的標誌。他相信,儘管現在印度反對“一帶一路”,但兩國領導人應該有足夠的智慧、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相關談判,假以時日印度遲早會加入這一倡議。
中印是搬不走的鄰居,如何才能確實傳達互信,如何有效透過智庫對話、和平談判,及兩國人民間的文化交流,才不至於使個別分歧阻礙多數共識,避免“盲人摸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正是此次研討會關注的焦點。透過中印學者相互對話,相信未來兩國發展得以有效管控分歧、以對話代替談判、以和平發展取代戰略競賽,或許才是這場會議的實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