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故宮跑”漸成常態 2017你為文化排了多久的隊?

2017-12-27 08: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宋宇晟)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17年中國文化市場的繁榮,答案或許應該是“排隊”。這一年,不少博物館、劇場門前的隊伍變長了。從北京、上海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到故宮的《千里江山圖》特展,從柏林愛樂樂團在上海的演出到北京人藝的《窩頭會館》,類似“故宮跑”這樣的“排隊”,愈發成為一種常態。

  排隊漸成常態:有人排隊超4小時,有人淩晨就來

  今年3月,《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展,展品從大英博物館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而出。展覽開展後便迎來了洶湧不斷的人流。中方策展人閆志曾透露,從安檢排隊到進入展廳,高峰期差不多需要三個小時。6月至10月間,該展轉移至上海博物館,同樣火爆。有報道稱,“十一”假日期間,最長排隊等候時間已超過四個小時。

  4月,剛剛修繕完工的上海百樂門免費開放。這幢始建於1932年的建築當年就曾被稱為“遠東第一樂府”。4月22日免費開放當天,排隊的上海市民幾乎將百樂門圍了個圈。

  到了6月,北京人藝的《茶館》開票當日也引發排隊購票潮。報道稱,有觀眾淩晨3點多就排隊買票,“6個小時12場演出門票就全部售罄”。而680元的最高票價到後來“一度被炒到了3000元”。

  7月的暑期天氣炎熱、驕陽似火,但敦煌莫高窟卻迎來了排隊看展的人流。當時就有遊客對媒體表示,排隊基本“要用上40分鐘”。敦煌研究院莫高窟開放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萍對媒體坦言,莫高窟7、8、9月向來是遊客高峰,一般接待量佔全年70%以上。但從今年開始,提前一個月網上銷售的6000張票開票後迅速售罄。

  9、10月間,《千里江山圖》全卷展出成了故宮最熱鬧的事。有媒體稱,9月15日,《千里江山圖》特展開幕當日一開門,前來參觀的觀眾紛紛以“衝刺跑”的形式入場。

  到了冬季,大家的熱情仍然不減。11月,由林兆華導演,劉恒編劇,何冰、宋丹丹、徐帆、濮存昕、楊立新等主演的《窩頭會館》在北京上演。開票不到6個小時,所有場次門票即告售罄。有關注該劇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連人藝的舞美老師都拿著小馬扎淩晨排隊去了”。

  同月,匯聚了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鴻等20世紀中國美術史重要畫家的展覽,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當時參觀者排隊長度一度達幾百米。有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樣的情況幾乎從開展那天就存在。記者獲悉,這場為期9天的展覽“接待觀眾13萬人”。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