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檔案君|成渝鐵路是如何建成的

2017-12-21 11:27: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數日前,檔案君出差路過四川,高鐵在崇山峻嶺之間穿梭,一日千里,不由得感嘆李太白所驚呼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早已一去不復返。 

  四川盆地山高谷深,道路崎嶇,地貌複雜,自古以來就交通不便,但就是這樣艱難的蜀道,卻出人意料的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個超級工程——成渝鐵路。在這條鐵路背後,還有一段我們不太熟知的往事,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最早提出修建成渝鐵路要追溯到1903年。四川總督錫良奏請清廷,擬自修川漢鐵路,以“辟利源而保主權”。民國時期,四川地方政府和國民黨中央政府又曾多次提出修建川漢鐵路及其西端的成渝鐵路,並聘請工程師進行初步勘測和設計,專門成立成渝鐵路工程局負責成渝鐵路的建設。但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日,成渝鐵路依然一根鐵軌未鋪,四川人民的鐵路夢還停留在圖紙上。 

  1949年底中共中央任命鄧小平為西南局第一書記,肩負黨中央和毛主席“經營西南”的歷史重任。生長在四川的鄧小平深知交通對四川人民的重要性,建設成渝鐵路的宏偉藍圖在鄧小平心中更加清晰起來。入川僅僅幾個月,鄧小平在主持中共西南局常委辦公會時,做出了“興建成渝鐵路”的重大決策。 

   

  1950年,鄧小平與劉伯承、賀龍等在西南軍政委員會會議上。(圖片來自人民網)  

  但此舉談何容易。四川此時雖已解放,但國民黨特務組織的一百多萬土匪到處襲擾,還有一部分國民黨軍隊散兵遊勇還在到處流竄;四川築路器材、鋼軌、鐵橋、機車車輛均靠外地運來,長江航運無大型船舶,重慶也無大型碼頭,物資難以運進;修築成渝鐵路也需大量資金,估算折合2.5億公斤大米,而當時西南全年收入才約折合為40億公斤大米。 

  修!下定決心的鄧小平決定克服一切困難,並向中共中央和政務院彙報了方案。中央完全同意西南局的方案,指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決定的第一件巨大工程,一定要努力修好。 

  1950年5月上旬,在鄧小平一手推動下,成渝鐵路立即緊鑼密鼓開始施工組織準備。 

   

  修建成渝鐵路時的場景。(圖片來自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直屬部隊組成軍工築路第一總隊,築路大軍高舉“開路先鋒”的旗幟,開赴重慶九龍坡、油溪等工地,揭開了修築成渝鐵路的序幕。後來西南軍區又從川東軍區、川南軍區、川北軍區、川西軍區和西康軍區各部隊總共抽調了3萬多人,組成5個軍工築路總隊。他們一手拿鎬,一手拿槍,既是修築成渝鐵路的主力軍,又是一支重要的護路武裝力量,在工地沿線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特務、土匪的騷擾破壞,保證了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 

  在整個成渝鐵路的修建工程中,鄧小平還特別尊重知識分子,尊重人才,虛心聽取專家的建議指示,“對專家要大膽使用,讓他們有職有權,並在工資待遇上給予從優照顧”。 

  著名鐵道選線專家藍田,1888年生於四川郫縣,其父兄都是當年“保路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家中還保存過懲殺四川總督趙爾豐的軍刀。他從1917年即開始從事鐵路工作,多次參加成渝鐵路工程局又幾次退出。因痛心成渝鐵路寸軌未見,他封存了所有的技術資料,在佛經中尋覓精神寄託。 

  修築成渝鐵路的工程啟動後,這位年過花甲的老技術人員重新煥發了青春。為了精測線路,他從重慶沿長江徒步走到了朱楊溪,又從內江沿沱江走到金堂,提出改線方案,縮短線路里程23.8公里,替國家節省了大量的材料和施工費用。 

  鋪路工作得到了四川群眾的高度支援。鐵路需要100多萬根枕木,四川人民熱情高漲地掀起了獻枕木運動。一些青年獻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獻出了做壽棺的方材,有的人還獻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各地群眾還積極採伐送往工地,共獻出枕木129萬根。 

  築路軍民在缺乏機械設備的困難條件下,憑著鐵錘、鋼釬、炸藥、扁擔、竹筐等簡陋工具,懷著建設新中國的豪情壯志,夜以繼日,共挖掘土石方1460余萬立方米,砌禦土墻15萬餘立方米,開鑿隧道14座,修建大橋28座、小橋189座、涵洞446個。 

  在廣大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成渝鐵路工程進展順利。1952年6月13日成渝鐵路正線505公里鋪軌工程提前完工!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通車,成都駛往重慶的第一列火車出站。(圖片來自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1952年7月1日,在通車典禮上,毛澤東題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周恩來題詞 “修建鐵路,鞏固國防,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併為通車剪綵。鄧小平也難掩心中激動揮毫題詞“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 

   

  1952年,毛澤東為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題詞。(圖片來自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1952年,鄧小平為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題詞。(圖片來自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成渝鐵路通車後,西南先後修建了川黔、黔桂、貴昆、成昆、湘黔、枝柳等鐵路,使四川與全國各省區聯成一體,改變了蜀道“難於上青天”的面貌。 

  成渝鐵路僅是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個縮影。這種艱苦奮鬥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鐵路建設者不斷地奮勇向前,屢創奇跡。 

   

  穿梭于秦嶺山間的西成高鐵。(圖片來自西部網)  

  如果説成渝鐵路是為四川打開了與外界相連的一條通道,那麼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的全線貫通,無異於為被秦嶺隔絕的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建築了通衢。 

   

  2017年9月21日,G1次“復興號”列車駛出北京南站。(圖片來自新華網)  

  如今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已達到12.4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速鐵路超過2.2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復興號”最高時速達到355公里,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中國的歷史征程也正如這列動車的名字一樣,走向“復興”! 

  本文檔案參考自中國共産黨新聞網、人民網、新華網、西部網。  

  (作者:檔案君)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