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領航新征程】安徽“三重一創”建設一年來取得重大進展

2017-12-19 13:00:00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中安線上、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為把這一精神落到實處,安徽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建設,引領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三重一創”建設啟動實施一年多來,僅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就先後實施了2批、34個,覆蓋11個市,涉及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産業領域,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34個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 

  帶動全省150多家企業協同發展 

  在蕪湖市跨座式單軌及APM車輛産業化重大工程項目現場,現代化的APM(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試驗線建設已經全面建成,線上車輛動態測試在如火如荼開展。待一期建成後,這裡將每年新造單軌車200輛、APM車60輛,有望推動形成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

  在蚌埠市生物基新材料研製和産業化重大工程項目基地,以生産生物基材料聚乳酸為重點、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産60萬噸澱粉糖、3萬千瓦熱電聯産、2000噸/年聚乳酸纖維生産線等16個相關單體及配套項目正全面施工中。建成後,這裡將打造從聚乳酸切片到聚乳酸纖維、聚乳酸製品的生物基新材料産業鏈,産業前景廣闊。

  在藥都亳州,一個集生産車間、綜合倉庫、成品冷凍冷藏庫、實驗動物房、微生物實驗室、研發中心的全市重大動物疫病新型疫苗創制重大工程,目前已獲農業部獸藥GMP(生産品質管理規範)認證和24種獸藥批准文號。待全面建成後,建築總面積可達10多萬平米,將成為目前國內生産獸用生物製品單廠建築規模最大的企業。

  這三家企業是全省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系列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的實施,不僅帶動我省一批上下游企業發展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更讓新興産業雛形開始興起。

  據統計,截至9月底,34個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輻射帶動所在區域內150多家企業協同發展。

  朝著市場化和産業化方向邁近 

  獲得授權專利2200多件 

  合肥市微小型燃氣輪機研發與産業化重大專項攻堅克難研發具有自有智慧財産權的微小型燃氣輪機,突破離心壓氣機設計方法與製造、高效動力渦輪設計方法與製造、4兆瓦級燃氣輪機整機整合等多項關鍵技術,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壟斷,示範引領我國微小型燃氣輪機産業發展。

  合肥市人工智慧平臺建設重大專項主導編制的《中文語音合成網際網路服務介面規範》和《中文語音識別網際網路服務介面規範》兩項國家標準獲批發佈,填補了我國智慧語音技術領域雲整合標準的空白,研製的“智醫助理”機器人通過了2017年臨床執業醫師綜合筆試,取得456分的成績(合格線360分),達到中高級水準。機器人通過醫師考試,在全球尚屬首次。

  智慧財産權工作對企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省發改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通過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的實施,助推企業突破一大批産業化關鍵技術,朝著市場化和産業化方向邁近堅實一步。

  據統計,截至9月底,我省34個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共獲得授權專利2200多件。

  匯集固定科研人員1.12萬人 

  其中碩士研究以上學歷佔比43.6% 

  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的實施不僅奠定了區域産業的發展基礎,也集聚一批優秀産業人才。

  蕪湖市奈米環保材料及一體化裝備研發生産和製造重大工程擁有一支以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為首、23名固定科研人員組成的人才團隊,擁有與該重大工程相關的發明專利3項。

  淮南市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原料藥生産重大專項組建一支以院士為帶頭人、23名科研人員組成的高層次人才團隊,以公司股權為紐帶,與國內知名高校院所開展密切而富有成效的合作。

  截至9月底, 34個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擁有固定科研人員1.12萬人,其中碩士研究以上學歷佔比43.6%。量子通信(合肥)重大專項擁有博士以上學歷21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79%,獲評省“115産業創新團隊”,初步組建了晶片化研發團隊和量子通信移動産品團隊。

  撬動投資約83.2億元 

  開展産品研發和産業化建設 

  2017年上半年,我省採取後補助的方式,安排省級引導資金累計近2.11億元支援第一批、第二批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的40家承擔單位開展産品研發和産業化建設。

  截至9月底,共撬動投資約83.2億元,其中:2016年8月確定的首批4個重大工程和3個重大專項,獲得省級引導資金0.48億元,引導投資60.8億元,實現産值30.5億元;今年10月份確定的第二批12個重大工程和15個重大專項,獲得省級引導資金1.63億元,引導投資22.4億元,實現産值50.9億元。(記者顧繼月 實習生周琴 通訊員張林)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