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隴城鎮:“一師多校”補齊農村教育“短板”

2017-12-19 10:4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央廣網天水12月19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王妍)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隴城鎮,位於甘肅東南端,是天水市秦安縣最偏遠的一個鄉鎮。過去,這裡教育發展不均衡,教師進不來、留不住,生源流失。這幾年,當地變學生“走讀”為教師“走教”,補齊農村教育“短板”,農村學生逐年回流、升學率穩步提高,如今,隴城鎮“一師多校”的走教模式正在甘肅全省推廣。

  早晨七點,太陽還沒爬上山頭,34歲的“走教”教師王峰峰乘坐校車來到上袁村小學。一週五天,王峰峰前兩天在上袁村小學,後三天在南七小學,上的都是音樂課。

  二十平米的教室中央,煤爐的爐火正旺。八個孩子、四張課桌緊湊的靠著講臺。稚嫩的童聲伴隨著悠揚的琴聲傳出教室,讓冬天的校園不再冷清。上袁村小學距離縣城50公里,只有8名學生,是個名副其實的“麻雀學校”。

  前半節課做音樂鑒賞,後半節課王峰峰開始給孩子們排練歌舞。

  今年六一時,上袁村小學舉辦了建校以來第一次的慶祝演出,村裏的鄉親們幾乎都來捧場。王峰峰計劃,在元旦能再舉辦一個迎新演出,讓鄉親們看看孩子們的進步。

  王峰峰:學生點滴的變化就能夠感受到,以前連一句話都不敢説,現在能夠大膽自信站到舞臺上展現自己。

  堅守在這近二十年的楊校長很喜歡站在教室外聽孩子們唱歌,她覺得熱鬧,有生機。

  上袁村楊校長:原來就我一個嘛,課程帶不過來,學生就轉下去了,現在走教的老師來了,課程開齊了,開全了。

  每天隴城鎮的清晨,四輛校車開往四個方向,將“走教”老師們送往山區的17所學校。兩年來,近2000名孩子得以在家門口獲得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家長不再帶著孩子四處追著學校走,每個家庭至少能省下陪讀支出2萬多元。

  王峰峰:由當初的我一個人現在到整個我們一個團隊,我覺得特別好。

  作為“走教第一人”,王峰峰經歷過一天跑兩個學校的摩托車時代,當年被山風吹紅的臉似乎成了不會消退的“走教勳章”。如今,園區為老師們免費提供宿舍,兩年時間,走教老師的團隊從3人擴至24人。

  王峰峰:我們的教育都是同樣的,都是平等的。犧牲我的一天兩三個小時,換來的是那些家長和學生的二三百個小時,非常值。

  黃昏時分,王峰峰在孩子們的歌聲中,熟練地把自己的手風琴包好,背在背上,明天,他還要去南七小學,和那裏的孩子們一起唱歌。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