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環球網“一帶一路”江門行暨中國製造“走出去”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2017-12-06 10:05: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聚焦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境況,探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12月5日,環球網“一帶一路”城市行暨中國製造“走出去”高峰論壇在廣東江門成功舉辦。江門市政協副主席費偉東、江門國家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副局長吳殿輝、環球網總編輯朱研、廣東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國盛、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丁剛、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國際部綜合處處長陸如泉、暨南大學王霄等近300位專家、教授、企業、智庫代表出席本次論壇。

  “一帶一路”城市行是環球網持續舉辦的品牌活動,旨在讓更多受眾通過環球網的全媒體傳播平臺以及親臨實地的感受,挖掘“一帶一路”城市的魅力和潛力。目前,這一品牌欄目已在北京、貴州、西安、長春等地成功落地。環球網“一帶一路”城市行此次走進江門,並聯手廣東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高峰論壇,將聚焦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境況,分享中國企業與海外企業合作成功的模式,探討規避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同時,圍繞“新經濟全球化如何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外合作”展開對話。

  江門市政協副主席費偉東在致辭中對蒞臨此次論壇的嘉賓和各界友人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説:中國製造須以品質為生命,沒有優良的品質,製造強國就立不起來。從發展規律看,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的轉型升級、民眾的消費升級必然要求把品質振興上升到國家戰略來謀劃和佈局,將“中國製造”高技術和高品質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去開拓廣闊的市場,不是靠某個企業或者個人就能實現的,必須由大部分企業及企業家共同參與,而且還要企業員工的配合,共同提升。

  主辦方環球網是中國領先的國際資訊門戶,是擁有獨立采編權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致辭中,環球網總編輯朱研表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江門的興盛,也因此江門成為珠三角貿易區的節點城市。“國家‘一帶一路’為江門提供了契機,發展壯大工業化是值得關注的重大問題。從中國入世談判到中國商品,環球網記者始終在世界各地見證和記錄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誠懇歷程和巨大成就。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和有用的建議。”朱研説。

  廣東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輪轂配件出口最大的企業之一,企業定位為全球鋁合金汽車輪轂高端企業,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國盛在致辭中表示:迪生力就是中國製造“走出去”的代表企業之一,由於不同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等存在較大差異,迪生力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隨著‘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合作的展開,其有可能成為‘中國製造’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新的更大機遇。值得一提的是,迪生力在‘走出去’的同時,充分發揮生活在全球各地的華僑的作用,他們對當地政策、法律、法規甚至人脈都非常熟悉,這對中國製造走出去往往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王國盛説。

  製造業涉及國民經濟各個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中國三十多年的工業化進程世人矚目,中國製造業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當前,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一樣,正面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衝擊,存在諸多機遇和挑戰。

  隨著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如迪生力這樣的跨國經營公司將成為常態。跨國經營中,中國企業將面臨哪些困局,跨國經營中該如何做好全面內控管理?對此,暨南大學教授王霄通過數據比對和案例分析,形成了一套“鑽石管理體系”。王霄説:通過世界銀行數據,可以看出東南亞、中亞等亞洲比鄰區域的投資環境較差,而投資環境恰恰是國際化進程中必須考慮的因素。“如不能夠控制投資環境,就不能控制投資環境可能對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根據迪生力等企業實際操作經驗可知,目標計劃化、組織系統化、經驗制度化、操作標準化、考核數據化等“五化”,以及目標定編化、標準定崗化、計劃定額化、規劃定標準、制度定責化等“五定”的結合將從全面性和適應性兩方面搭建內部控制體系。總而言之,‘一帶一路’跨國經營是瓷器活,而‘五化五定’全面內控是金剛鑽。”王霄表示。

  數據顯示,中國裝備製造總體規模達到了世界總量的1/3,優勢較為明顯。電力裝備的製造總量大約佔世界的61%,造船工業佔世界41%。“一帶一路”建設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製造業發展帶來新的合作機遇。加快技術升級、産業升級和全球價值鏈升級,重塑國家創新系統、創新能力,重構國家競爭優勢,成為沿線國家的共同方向。

  “行走過50余國,我看到了中國製造在海外影響力的日漸崛起。”這是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環球時報高級顧問丁剛在主題演講中説的。丁剛表示,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的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也因此形成了一個舉世無雙、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中國製造業採取的是‘滾動前進’的戰術,循序漸進從低中檔向中高檔邁進。未來,中國製造需要提升五個能力:為各國政府的重點經濟發展領域服務的能力;緊密跟隨中國投資轉移的能力;適應不同市場、不同國家消費者、不同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能力;靈活的生産能力和善於變化的生産鏈;整合最重要的,整合也是創新。”丁剛説。

  “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帶一路”倡議還將為中國企業帶來哪些機遇?對此,華迅商務有限公司南非項目負責人華一表示:通過“一帶一路”,以及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買家能夠把角度聚焦到某一個點,越來越多的國際買家將通過跨國貿易的形式直接到中國採購;自主品牌的全網推廣、尋找專業外貿業務開拓公司合作,這一“出海”方式將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一直以來,“德國製造”被視為優質産品的代名詞,殊不知,這一榮譽的得來尤為不易,歷史上,“德國製造”也曾意味著低價産品。當前,世界眼中的“德國製造”是什麼樣子?“中國製造”需要從哪些方面去努力追趕?就此,德國阿登納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莊呈展説,“德國製造”也曾經歷過仿製和低價階段,現在,“德國製造”真正厲害的不是賓士,而是5000家中小型企業。“中國企業具備強悍的逆向能力,我認為,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應更多的關注外國同行,反覆論證海外並購可行性。我認為2019年將會是一個窗口期。”莊呈展表示。

  “一帶一路”上,央企是先行者。倡導“一帶一路”,中國企業要與當地共同發展,促進利益相關者共贏。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國際部綜合處處長陸如泉説,中國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入手。“要樹立小目標,立足小範圍、不要盲從,扎紮實實做好基本功;始於小項目,要學會滾動發展,逐步擴展;注重小設計,源頭設計很重要;糾纏小條款,合同條款的清晰程度對維繫項目運營、保護投資者利益往往發揮著決定性作用;研提小策略,嚴控小問題、深入小地方、處好小關係,同時關注小人物。”陸如泉説。

  久邦數位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截至目前全球總下載量達到20億,僅次於臉書。久邦數位首席執行官朱志説,從硬體到軟體,“中國製造”經歷了急速變革的20年。“智慧手機的出現,使人類形成了大規模獲取外界資訊的能力,同時演化出全球第一個開放市場,在這個市場下通過網際網路能夠迅速實現全球各地人和資源的整合,久邦幸運地抓住了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成為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工具開發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經濟轉外向的過程。作為企業,我們去巨大的國際藍海中發展,這是順應潮流的正確選擇。”朱志説。

  根據公開報道,上世紀70年代,日本政府把支援企業境外投資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實施了以經濟援助“鋪路搭橋”、政策性金融大力支援等一系列舉措,並輔之以公私合營、多邊雙邊投資基金及海外投資保險支援制度,有力地推動了企業境外投資的快速發展。但隨後,日本陷入了“失落的二十年”。

  在支援企業“走出去”過程中,日本能提供哪些借鑒經驗?在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看來,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期間,日元對美元匯率上升了3倍左右,由此可以預見,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購買力不斷增強,中國企業向海外轉移優勢明顯。同時,日本在製造業方面堅守人格,不會通過造假的方式換取市場利潤,過去20年裏,日本製造業的失落是滋潤的失落。未來,中國如能通過製造業的發展,通過對外投資能夠達到日本社會的狀態,能夠成長為富裕的社會。”陳言説。

  廣東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江門創新中心總經理藍坤明説,江門産業帶通過整合,江門企業已經走出國門。以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為支撐,中國企業能夠實現海外支付和海外購買。“‘走出去’的過程中,政府提供了多重優惠,比如邊境互市貿易、邊小貿易,以及貨物監管政策、外匯管理、公共服務平臺等。”藍坤明説。

  全球政治及産業格局與趨勢始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政府與社會的全力支援外,企業更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行業與市場發展,制定可操作的國際化策略,調整完善風險應對制度和措施,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

  商務部此前撰文稱,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走出去”將面臨東道國法律風險、企業境外融資風險、投資決策風險、政府監管及服務風險、境外投資保護風險以及投資環境風險等。對於上述風險,著名戰地記者、大象智庫執行總裁邱永崢在分享中表示:海外中國企業需建立“大安全”機制,要充分了解當地情況,同時,一人出海成本很高,但如同日本在海外企業一樣,需要的是集體的力量,國企與民企的合作。“首先多關注當地情況,建立企業安全機制;其次要協同産業出海集群,國企、民企要抱團出海、合作;再次,要增強企業公關意識,借力‘一帶一路’國家公關。”邱永崢説。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