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全球組網“戰幕”拉開 2018年率先服務“一帶一路”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新華社發(楊志遠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白國龍、余曉潔)厲害了,我的北鬥!11月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
這是黨的十九大之後我國實施的首次航天發射,拉開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球組網“戰幕”。根據計劃,我國將于2018年前後完成18顆北鬥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完成30多顆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具備服務全球能力。
“北鬥係統正朝著服務全球的目標全速推進。”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說。相對于北鬥二號區域係統,北鬥三號服務區域將擴展至全球。下行導航信號升級與改造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實現了北鬥三號與北鬥二號平穩過渡,並在此基礎上增加新的導航信號,從而可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北鬥是開放的係統,中國的北鬥也是世界的北鬥。它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為全人類提供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的基礎設施。”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指揮遲軍介紹說,北鬥日益變得像水電一樣影響人類生活,這對衛星導航的可靠性、連續性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北鬥三號衛星控制分係統增加了衛星至少60天的完全自主運行能力,保證了在地面測控站出現故障期間,北鬥衛星仍能夠在軌正常工作。此外,通過採取多項可靠性措施,北鬥三號衛星設計壽命增至10年以上。
建設高性能、高可靠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是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2020年全係統建成後,北鬥性能將與GPS相當,到那時我國衛星導航係統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服務“一帶一路”,北鬥在路上。緬甸的農業、林業、土地規劃,老撾的精細農業和病蟲災害監測管理,文萊的智慧旅遊……目前,北鬥係統已覆蓋巴基斯坦、沙特、緬甸等近3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北鬥三號衛星制定工程策略時,優先發射中圓軌道衛星。隨著北鬥全球係統建設的加速推進,將率先覆蓋“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更精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