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媒稱IS“建國夢”已被埋葬:或重拾在西方恐襲戰略

2017-12-04 09:13: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核心提示:“‘哈裏發國’計劃撞上了地緣政治的現實。其結果是,國際恐怖分子很可能會重提其早前的非領土化戰略,重新對在西方或俄羅斯的‘遠處敵人’實施打擊,以彰顯國際社會還必須對其加以重視。”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 法新社11月18日報道稱,“伊斯蘭國”(IS)的“哈裏發國”已土崩瓦解,它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事實上的“首都”已被攻陷,成百上千的IS武裝分子要麼投降,要麼四處逃散。

  分析人士稱,IS或許尚未滅亡,但它的建國夢已被埋葬。

  研究極端主義運動的伊拉克專家希沙姆哈希米説,在IS中現在已無人“會向‘哈裏發國領土’施加影響。”

  2014年,自稱“哈裏發”的IS領導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在一塊相當於義大利面積大小的領地上統治著700多萬人口,這塊領地由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和近三分之一的伊拉克國土組成。

  這塊“領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恐怖武裝分子,很多人都是帶著老婆孩子一塊來的。

  拉卡則成為IS事實上的“首都”,而巴格達迪的唯一公開露面是在摩蘇爾的一座清真寺裏。摩蘇爾是伊拉克第2大城市,並一度是中東的主要貿易中心。

  在IS控制的所有城市中,黑色旗幟飄揚在新辦公大樓上。

  法院、醫院及其他IS“官方機構”甚至會發放出生證、結婚證,或頒發裁決書及其他法令。

  IS發起的全面進攻曾令世界感到震驚。但在此後不到4年時間內,IS丟掉了受其控制的幾乎所有“領土”和早前獲得的石油收入,而後者是其活動的主要經費來源。

  《伊拉克政治內情》發行人柯克索韋爾説:“在日前的交戰過程中,尤其是在摩蘇爾,大批恐怖分子死亡。”

  他説:“在戰敗後,很多恐怖分子已投降,或四散逃離,或試圖消失在人群之中。”

  據美國領導的盟軍稱,恐怖武裝已失去了“哈裏發國”95%的領土。他們于2014年宣佈建立“哈裏發國”。

  哈希米稱,在遭受這樣的重大損失後,“即便是IS殘余勢力也不會考慮再對其‘領土’實施軍事和行政控制的想法”。

  潰不成軍的IS已被限制在伊拉克4%的領土內,以及與敘利亞交界的邊境地帶。IS在伊拉克境內的地盤只剩下一些溪流、綠洲和沙漠,幾乎沒有任何常住人口。而在與敘利亞交界的邊境地區,它也已被逼到一些不斷收緊的包圍圈內。

  除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政府軍外,恐怖武裝還必須面對受俄羅斯、美國和伊朗支援的為數眾多的各派武裝力量。

  巴黎國際與戰略事務研究所的卡裏姆比塔爾説:“‘哈裏發國’計劃撞上了地緣政治的現實。其結果是,國際恐怖分子很可能會重提其早先的非領土化戰略,重新對在西方或俄羅斯的‘遠方敵人’實施打擊,以彰顯國際社會還必須對其加以重視。”(編譯/鄔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