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央視西藏紀錄片《西藏時光》收官之作引發熱議

2017-12-02 12:3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一位換了心臟的院士 一位穿越無人區的勇士 

  昨日,央視重磅推出的西藏紀錄片《西藏時光》引發新一輪收視熱潮,在網路和社交媒體上,片中的兩位主人公引起了觀眾的強烈關注。

1

  中科院外籍院士郎尼?湯姆森(美國科學院院士),一位世界頂級冰川學家,美國電影《後天》的人物原型。在做了心臟移植手術僅僅三年之後,帶領科考隊進入西藏阿裏地區的古裏雅冰川,在海拔六千多米的冰川上工作了一個多月,最後因為突發肺水腫被送回北京治療。

  作家青木(本名楊柳松),一位常年活動在藏北無人區的自然主義者,2010年,孤身一人,推一輛自行車,負重200斤,77天橫穿大羌塘無人區。他的傳奇經歷使中國的戶外探險活動躋身世界頂尖行列,而他對自然和自我的探索,以及面對未知的決絕意志也感染了無數當代中國人。

1

  2015年,《西藏時光》攝製組開始跟蹤拍攝兩位主人公的故事,在拍攝過程中,攝製組也與片中主人公一樣,經歷了殘酷的考驗。 在羌塘的拍攝中,攝製組在最嚴寒的冬季跟隨青木進入無人區,導演助理陳明桃突發肺水腫,連續三天高燒不退,被緊急送到雙湖醫院搶救。

1

  跟拍科考隊到達阿裏,主攝影孟濤開始高燒,在輸液堅持六天之後,撤回拉薩,途中遇到橋梁塌方,在協調飛機的過程中,找到小路連夜送回拉薩。隨後,攝製組緊急組建團隊,再次出發,主攝影孫照東隨後在冰川上駐紮了近兩個月,紀錄下了中國冰川科考最重大的一個時刻——鑽取出青藏高原最長冰芯308.45米。它意味著科學家們找到了青藏高原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完整的一段冰川的資訊。

1

  在長達半年多的跟蹤拍攝中,《雪域深處》的兩支攝影隊伍經歷了長時間的艱苦和寂寞,在極端環境下,挑戰自我,紀錄下了片中的珍貴影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