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十九大精神指引發展 中國通號助力滿足人民對美好出行的嚮往

2017-11-24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高鐵駕駛模擬。(台灣網 張麗媛 攝)

  台灣網1123日訊 (記者 張麗媛)幾個月前,“復興號”在京滬高鐵開展時速350公里體驗運營,“京滬四小時”,風馳電掣震撼世人。作為“新四大發明”之一,中國高鐵彰顯著“中國速度”,這得益於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以其自主研發的列車運作控制技術保駕護航,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112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組織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路主題活動第三站來到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通號。

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亮。

  據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亮介紹,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中國通號各級黨組織堅持“突出主線、突出重點、突出實效”,在全系統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已累計開展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76次,328個黨支部、各項目現場48個黨小組已累計組織8338名黨員開展學習439次,實現了黨員集中學習全覆蓋。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建設科技強國、品質強國、交通強國作出部署。周志亮説:“中國通號以其世界領先的列控技術為我國超過2萬公里高鐵提供安全保障。”“在高鐵建設初期,我們在全系統迅速集聚超過3000人的高端研發團隊,組成了高鐵C3列控系統、地鐵CBTC列控系統等自主化攻關團隊。研發團隊堅持以我為主,依靠自主創新,逐項攻關核心技術和源代碼,通過頑強拼搏,實現了我國高鐵、地鐵全套列車控制系統技術的完全自主化和産品的100%國産化,完成了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地鐵領域五大核心自主技術的重大突破,用3年就完成了西方同行用30年才實現的技術跨越。”

  高鐵列控系統模型。(台灣網 張麗媛 攝)

  此外,中國通號在全系統牢固樹立了“品質是生命、安全大於天”的文化理念,把品質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加強品質安全管理頂層設計、深化品質安全體系建設、強化産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強化工程標準化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等一系列紮實舉措,使品質安全管控能力不斷提升。截至目前,中國通號共積累系統、産品功能及工程測試案例3萬餘個,超過國外巨頭積累案例的總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對智慧交通、安全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而通信信號領域的科技創新是滿足人們對美好出行嚮往的關鍵。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中國通號結合全球軌道交通通信信號行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行業先發優勢,加快推進民族通信信號科技進步,滿足人民對美好出行的嚮往,引領全球軌道交通科技前沿。

中國通號C3實驗室。

  周志亮説:“面向未來,中國通號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國資委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牢記央企使命擔當,以振興民族通信信號科技為己任,堅持自主創新,掌握列控核心技術,以做強做優做大中國通號的實際業績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落地。”(完)

[責任編輯: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