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澳大利亞14年來首發外交白皮書:呼籲美國保持全球領導權

2017-11-24 09:0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3日,澳大利亞政府發表14年來第一個外交政策白皮書。白皮書一面表示澳方“致力於同中國發展強大和建設性的關係”,一面渲染中國崛起帶來的挑戰,並用膜拜的口吻呼籲美國維持地區存在,認為“只有美國的積極參與才能有效應對國際挑戰”。跟著美日趕時髦,澳政府在136頁的白皮書中提到“印太”120多次。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概念明顯有針對中國的意圖。在南海漸趨平靜的情況下,白皮書還就南海發出刺耳言論,稱對中國的活動“格外關切”。

  “承認中國崛起帶來的經濟收益,但同時又想讓中國走開。”有澳大利亞學者這樣描述白皮書反映出來的心態。問題是天底下有這樣的“好事”嗎?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外長畢曉普和貿易部長喬博23日共同發佈了這份外交政策白皮書。白皮書以“機遇、安全、實力”做封面詞,並在開篇直言:“強大的驅動力正在重塑國際秩序,挑戰澳大利亞的利益……在澳大利亞整個戰後歷史中,美國一直是我們這個地區的主導力量。而今天,中國正在挑戰美國的地位”。

  在發佈會上,特恩布爾説:“過去我們可以安全地假定世界以適合澳大利亞的方式運轉,現在力量正在轉移,規則和制度面臨挑戰。我們正面臨空前的繁榮和機遇,但支撐這一切的以自由、規則為基礎的秩序正面臨比上世紀40年代它建立以來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壓力……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我們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不是最主要安全夥伴的情況。”

  “白皮書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的決策者發出一個清晰信號:不要放棄全球領導權。”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澳政府認為,與美國保持同盟關係仍將是澳大利亞安全的基石,需要擴大和深化。白皮書寫道,“我們認為美國參與並支援一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不僅符合自身利益,而且也符合更廣泛的國際穩定利益”。“澳大利亞認為只有全球最富裕、最具創新性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積極參與,才能有效應對國際挑戰”。“美國長期強有力地參與國際體系是國際穩定和繁榮的基礎所在。沒有美國這樣的參與,國際秩序的有效性和自由特徵會削減”。

  對於中國,白皮書表示,中國現在是一個主要的地緣政治“玩家”,有能力影響澳大利亞所有國際利益,澳大利亞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的關係。2016年,對中國的出口占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2%。澳大利亞願意在中美之間發揮協調作用,“鼓勵美國和中國保證他們之間的經濟緊張關係不要助長戰略競爭或者破壞多邊貿易體系”。

  不過白皮書同時表示:“與所有大國一樣,中國將尋求影響該地區以推進其利益……許多因素顯示我們將面臨一個日益複雜和競爭的印度—太平洋。隨著中國實力增強,調和不同戰略利益會變得更加困難,各國之間因為貿易和其他經濟利益還會出現緊張。”談到南海問題時,白皮書説:“澳大利亞尤其關切中國活動史無前例的步伐和規模,澳大利亞反對把南海有爭議的設施用於軍事目的。在該地區其他地方,澳大利亞擔心在東海和臺灣海峽出現使用武力的潛在可能或者以武力相威脅。”

  “澳大利亞希望美國制衡中國力量”,英國《金融時報》這樣概括白皮書的內容。澳大利亞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富利洛夫認為,“白皮書是通過一種方式在説,沒有人希望生活在中國的陰影下,北京應該遵守基於規則的制度”。“我們應該擔憂中國嗎?”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過去20年來,中國不可阻擋的崛起為澳大利亞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但這也是我們外交政策圈子嚴重焦慮的一個原因。白皮書也暗示了這一點,“禮貌地”指出澳大利亞和中國存在“不同的利益、價值觀、政治和法律制度”。因此,“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新加坡特約記者 李斯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陳一 甄翔】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