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半島局勢迎來緩和窗口?美韓緊盯中共特使在朝活動

2017-11-20 08:4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連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特使、中聯部部長宋濤在朝鮮的訪問活動受到外界密集關注。延續中朝兩黨傳統,宋濤此行的重點是通報中共十九大情況,並就兩黨兩國關係等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不過由於面對朝核問題無計可施,美韓等國輿論不由自主地對這次“中朝接觸”賦予想像空間:中國能把朝鮮拉回到談判桌嗎?半島局勢能否迎來轉圜契機?對於此類問題,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分析人士普遍非常謹慎,中朝關係尚未走出低谷,尤其是美朝這對“冤家”如果一直較著勁背向而行,別人再怎麼拉能有什麼用?

  繼特朗普上週四發表推特稱中國特使訪問朝鮮“是一個重大舉動,讓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後,美韓兩國朝鮮問題代表也均對宋濤此行表達了期待。《華盛頓郵報》18日稱,在宋濤訪朝之際,美國國務院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與韓國的六方會談代表李道勳在韓舉行會談。尹汝尚稱,希望中國“能將半島無核化作為關鍵目標,我們確實希望中方特使能推進這一目標”。路透社稱,李道勳談到宋濤訪朝時説,他認為此舉很重要,韓國正密切關注此訪會帶來什麼結果。

  韓國“News 1”網站19日稱,隨著習近平總書記的特使宋濤繼續在平壤的行程,外界對朝鮮的反應正越來越關注。此前朝鮮已經兩個月沒有進行核導試驗,外界關於朝美對話的傳聞也不斷出現,在此大背景下中國高層人士訪朝,外界對中國能否拉朝鮮重回談判桌充滿期待。

  朝鮮自9月15日之後未再進行導彈試射;中方在朝鮮上次試射導彈60天后宣佈特使訪朝消息,此時十九大結束已經3個多星期;美國媒體披露,美國國務院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據説10月底曾在華盛頓閉門會議上表示,如果平壤中斷核導試驗60天,華盛頓可能準備與平壤對話;特朗普稱中共特使訪朝“是一個重大舉動”……《日本經濟新聞》18日在列出這些“線索”後,認為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繫。文章稱,果真如此的話,那麼宋濤此訪或許是特朗普訪華後中美在朝鮮問題上開展合作的跡象,“中國特使訪朝或許會開啟推動朝美就緩和緊張局勢展開磋商的窗口”。

  在中國分析人士看來,外媒的這種聯繫更多反映了他們面對朝核問題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將希望寄託到中國身上的心態,然而這種過高期待並不現實,因為中國並非矛盾的主要當事方,朝核問題的關鍵還是美朝。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總體來講,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依然沒有緩解。前幾天美國3個航母戰鬥群還過來演習,這也是緊張局勢的動因之一。中朝關係遇到困難,也不能指望靠一次訪問就恢復正常。朝鮮現在處於孤立地位,它要打破僵局,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它以前一心想打通和美國的渠道,以此作為打通所有外交關係的關節點,但實際上它的力量做不到這一點。

  韓國《國民日報》19日稱,從目前情況看,中美朝要找到契合點並不容易,特朗普政府一直不接受中方的“雙暫停”提議。日本《富士晚報》稱,美朝對話實現起來很困難,特朗普政權同意與朝鮮對話的前提是朝鮮放棄核武器,但是對朝鮮來説,放棄核武器的可能性極低。《紐約時報》也稱,美朝之間仍存在重大分歧,這限制了北京斡旋達成妥協的能力。

  【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特約記者 李勇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張靜 甄翔】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