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俠客島:一旦薩德入韓,中國不排除與韓“準斷交”

2017年02月28日 06:50:5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俠客島:一旦薩德入韓,中國不排除與韓“準斷交”

  27日,樂天集團董事局決定,為部署薩德供地。韓聯社報道稱,若雙方正式簽約,會很快開始設計和施工,在5-7個月內即可完成薩德部署。

  半島局勢再次被攪動。

  選址

  為什麼一定要選這塊地部署薩德?

  去年7月,韓國國防部宣佈,將把薩德部署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星州郡。但第一次選址公佈之後,韓國民調顯示,反對聲此消彼長,就連瓜農都爆發了大規模抗議遊行。

  之後,韓國政府在去年8月底宣佈對另外三個地方進行考察評估。最終,他們選中了這塊同樣位於星州郡、與第一次選址僅距幾十公里的高爾夫球場,理由是“地勢較高”。

  官方的説法是,這裡距離首爾二百多公里,可以覆蓋韓國首都。但在島叔看來,真正的考慮是:第一,在實現他們所謂“儘量不刺激中國”的同時,覆蓋駐韓美軍的兩個在韓基地;第二,此地是韓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樸槿惠的老家就在附近,是保守勢力、極右勢力的基本盤。部署在此,不僅在極右勢力內部不會有太多反對聲,反對薩德的人也沒什麼能説的。

  還有一個原因不可不提,就是樂天集團本身。

  重壓

  作為世界五百強、韓國五大集團之一,樂天在韓國、在中國都有巨大的利益所在。但他們最近正在承受著幾方面的“壓力”。

  首先,據韓媒報道,雖然樂天免稅店是亞洲最大免稅店連鎖,但為了拿到免稅店的更多特權,樂天牽涉進了崔順實案件,承受著來自韓國當局方面的威脅壓力。

  可能有兩個新聞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去年7月,樂天創始人之女因涉“鉅額資金並挪用公司錢財”被拘捕;2個月後,也就是在新的選址確定在這一高爾夫球場之後不久,又有韓媒消息稱,由於“涉嫌貪污鉅資和違反信託責任”,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對樂天會長、集團創始人之子辛東彬申請逮捕令。

  其次,雖然樂天體量巨大,但他們並非“血統純正”的韓國企業,而是日籍韓僑在日本創建、之後回國發展的,實際掌管人大部分都是日本籍。為什麼韓國政府不去選三星、LG的土地部署薩德,偏偏選樂天的?所以,不僅是軍方壓力,甚至日本也可能在此中起了巨大作用。

  同樣,在半島局勢升級的情況下,韓國國內的保守勢力、民意同樣也對樂天産生壓力,把這件事上升到了“愛國”層面。前幾天,韓國國內的媒體已經在討論一個問題:如果樂天同意交出土地,這種“愛國損失”,是不是應該有一些補償?

  所以,在中國等國的敲打、規勸之下,樂天才會依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如他們所言,“畢竟還是一家韓國企業”。

  太極

  薩德一事對樂天的影響是顯著的。且不説中國民間輿論的反應,單純從直觀體感上看,在韓國的許多樂天免稅店,人流已經急劇減少。以前在這些免稅店,中國遊客基本上看不到商品,直接拿張卡在上面選購就可以去排隊繳費了,但現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在裏面隨便逛。

  樂天真的如其標榜般“無辜”嗎?

  非也。無論是韓國當局還是樂天,都沒有意識到中國對他們説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抱著冒險與僥倖心理,想施展一下“打太極”的本事。

  他們是怎麼盤算的呢?韓國軍方説,高爾夫土地是企業的問題,中國的怒火不應對著一個企業發泄;樂天説,我本來不想捲入外交和政治漩渦,但你也看到承受著這麼多各方壓力,我的決定也是迫不得已,不要對我怎麼樣啊。如果中國決定“制裁”樂天,會對你們的市場開放等國際形象不利啊。

  但這其實是在把焦點問題模糊化。中國的關切在於打擊薩德入韓,但韓國的做法,則是不斷試圖讓中國找不到對話對象、找不到打擊的對手,玩了一手“乾坤大挪移”。

  推手

  看看薩德推進的進程就可以知道,主要的推手還是在韓國國內。

  首先,這一決定是樸槿惠作出的;在樸槿惠爆出醜聞被暫停行使職責的這段空檔期內,韓國軍方、美國則在不斷推進。他們的打算,是趁政局不穩定之時,迅速決定此事,未來即使新的大選,也使候選人無法利用此事得票得分,“以亂脫困”,亂中取勝;韓國還主動尋求編入美日在東南亞的反導網。

  而在中國的不斷交涉中,韓國無論以國內政府、美國因素、企業因素等作為回答或搪塞,都不過是讓中國找不到“敵人”在哪兒,讓中國找不到跟誰談。甚至選樂天這樣有日本背景的企業,也可以把力量往日本方面轉移一些。

  此事現在唯一的迴旋餘地,就是針對樸槿惠的彈劾案。如果彈劾順利通過,3月份舉行大選的話,還可以做做文章,畢竟整個部署施工還要一定時間。最近韓國國內也有聲音在討論,是不是值得因為薩德跟中國引發如此大的外交衝突?是不是應該跟中國商量未來中韓關係走向,活著有更智慧的方法?新政府可能會思考外交和政治的得失。但目前來看,彈劾案的不可預測性也比以前大了。

  迴圈

  薩德入韓再次加速,當然是中國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朝核問題、中朝、中韓、半島上的中美關係……可以説,是中國第一次面臨需要對朝韓同時進行“雙重打壓”的局面。如果以前的半島是“按下葫蘆起了瓢”,現在則是葫蘆和瓢都起來了,甚至都是葫蘆。如果説2016年“黑天鵝”事件頻發的話,那麼半島現在幾乎就是天鵝湖了。

  這種局面的一個形成原因,當然是“負面迴圈”。朝鮮認為,美韓搞軍事威脅,就是搞核武器的動因;韓國認為,你搞核武器,就是我在國際上圍追堵截的原因,幾乎成為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

  同樣,韓國認為,中朝關係斷掉,就是對韓國最大幫助,解決半島問題的核心問題就是朝鮮政府垮臺;朝鮮認為,核武器就是解決安全的所有方案,解決對美國關係就是解決外交問題的方案,凡阻礙這些的全是錯的。所以近日朝鮮官媒就中國制裁發表不點名咒罵,韓國則在薩德上拉不回來。

  儘管分歧如此,但兩方卻在事實上演成了雙簧——雖然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是薩德部署的根本原因,但朝鮮的核實驗,則給了韓國保守派加速部署的最大口實。

  無論哪一方,都得做出切段惡性迴圈的姿態。否則看上去,好像不打一仗這事兒就沒法解決似的。但其實,雙方沒誰真正想打。

  錯位

  對此,島叔有一句話概括:朝韓都不清楚自己在國際政治、在半島上的定位在哪。

  比如朝鮮,你以為有了核武器就能是“核大國”了嗎?核國家是要有領土、人口、國際威望、歷史感,才叫核大國。不是朝鮮媒體説的那樣“中國看不上朝鮮的核武器”,是除了韓國把它當威脅在描述之外,世界上沒有別的國家認為有威脅。説實話,朝鮮敢動核武器的那一天,幾乎就是被滅的那一天了。

  韓國呢?沒有美國介入的話,能夠統一嗎?覺得有美國撐腰就可以和中國對抗了麼?中國擔憂的事情偏要做、偏要去以卵擊石的話,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

  表面上看,韓國引入薩德刺痛了中國的神經,但根本原因,是美國對中國的遏制策略。這會形成某種示範效應,好像周邊國家地區跟著美國走,就是一個能讓中國難受的點。比如日本、中國臺灣、菲律賓,都曾傳出要部署薩德的消息。所以,中國有必要讓周邊國家看到,自己的決心在哪。

  策略

  在島叔看來,接下來對半島,中國的南北策略需要經歷調整——如果沒有實現外交目的的話,對朝,就要多用經濟文化手段打壓;對韓,則要在政治、軍事安全手段上施以壓力。以前我們是反過來的。現在既然看來效果不彰,就有必要做以前做得不夠的。

  別忘了俄羅斯。薩德入韓,相當於美國反導系統對其形成了夾擊包圍之勢,俄羅斯在東北亞的唯一戰略安全突破口被封死。

  因此,俄羅斯應對薩德的方案大多也是軍事的。可能的方案,一是庫頁島,二是北方四島的“軍事化”,以及在中俄朝邊境附近的海洋和陸地上加強對韓國的監測。這和東歐很像:在部署類似薩德系統的波蘭和羅馬尼亞,俄羅斯把短程導彈對準了他們。所以,在東北亞的安全問題上,中國可以適當地在軍事上與俄羅斯聯動,應對美日韓反導網。

  研究朝韓問題這麼久,島叔想説,如果薩德真的部署韓國,中韓關係將面臨“準斷交”的可能性。即使下一屆政府想重拾中韓關係,薩德也是繞不過的坎兒。無論如何,這次韓國再想把頭一蒙、企圖矇混過關,讓中國吞下安全苦果,是中國絕對不能容忍的事。

  哦,還有,3月份的韓美軍演,真的有可能把薩德系統空運至韓。至於模擬實驗使用後會否留下,則需密切關注。

  中國單獨應對朝鮮半島變局的孤軍奮戰局面到來,是成長大國的孤獨。只有沒有了牽掛,沒有了猶豫,沒有了頭尾的擔憂,才能真正地成長。大國的崛起,不能指望別國的配合,也不用幻想別國會配合,不給你添亂就是最大的安慰。

  形惡勢順是所有考驗的特徵,走出的形的困惑與羈絆,後面的勢將如破竹之易。中國巨大考驗的這一關,將從衝破朝鮮半島困境起。

  文/三江匯友、公子無忌

  來源:俠客島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