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峴港“APEC時間”:44小時17場活動的三重深意

2017-11-13 14: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越南峴港11月13日電 (蔣濤 邢翀)44個小時,17場活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峴港“APEC時間”,日程緊密、務實高效、成果豐碩。

  習近平10日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他在會議期間的活動,透露出三重深意。

  第一重深意,把脈世界經濟、聚力亞太合作。

  邀請大國領導人發表演講是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的傳統。自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每年都會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其演講和活動也成為歷次會議的焦點。此次峴港會議,越方考慮到習近平主席的行程安排,特意將會議日程延後。

  10日的演講是習近平開啟此次“APEC時間”的首場活動。35分鐘,17次掌聲,在這篇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揭示世界經濟面臨的深刻轉變,指明亞太發展方向,全面闡釋中共十九大開啟的中國發展新征程,聚力亞太合作、傳遞共贏信心。

  此次亞太合作的“峴港時刻”,以“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用未來”為主題,與中國理念一脈相承。會議期間,習近平多次談及中國倡議。

  如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3年前,APEC北京會議作出開啟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的歷史性決定,批准了《北京路線圖》。此次峴港會議,習近平再次呼籲:“要按照商定的路線圖,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在開放中實現亞太新一輪大發展。”此次會議發表的宣言,重申致力於全面系統推進並最終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深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會議期間,習近平還安排時間,同智利總統巴切萊特一道出席了中智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籤字儀式。這是中國同拉美國家第一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升級。國際輿論認為,升級後的中智自由貿易協定將為中智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為中拉合作樹立新標桿,在國際上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第二重深意,分享治國理政經驗,介紹十九大“新征程”。

  此次峴港會議期間,習近平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基本方略、發展藍圖,介紹中國發展給亞太和世界帶來的新機遇。

  當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演講中説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多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時,現場傳來演講過程中時間最長、最為熱烈的一次掌聲。

  專程前來聆聽習近平主旨演講的秘魯總統庫琴斯基説:“治理國家並非易事,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包容性發展等治國理念,對貧困人口具有非凡意義。”

  韓國總統文在寅同習近平會見時説:“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建成讓所有人享受安康富饒生活的小康社會,讓我感受到真正為人民著想的情懷。”

  APEC峴港會議期間,與會領導人在各種場合向習近平表達對中國道路和中國成就的認可和尊重。

  因即將啟程出席東盟峰會,越南總理阮春福無法在首都河內迎接習近平對越南進行的國事訪問,這次專程趕來峴港,同習近平見面。他祝賀中共十九大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祝賀習近平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第三重深意,深耕大國關係,經略周邊外交。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中國盛情接待,厚植中美友誼。在APEC峴港會議期間,特朗普多次提到中國之行:我同習近平主席的會晤成果豐碩,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永生難忘的美妙時光。

  習近平在峴港的首場雙邊活動,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開場,兩國元首不約而同互稱對方為“老朋友”。四年多來,兩國元首在不同場合會面超過20次,保持著年均5次會晤的頻率。

  今年是東盟成立50週年,明年將迎來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週年。習近平10日下午出席APEC領導人與東盟領導人對話會。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在多邊框架內同東盟進行集體對話,凸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誠意。

  APEC峴港會議期間,習近平分別同韓國總統文在寅、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等人舉行會晤。

  會見文在寅時,習近平指出,當前中韓關係正處於關鍵時期,雙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維護政治互信,加強溝通和協調。文在寅用韓國俗語“雨后土地更結實”和中國詩句“梅花香自苦寒來”表達希望通過加倍努力挽回兩國之間“失去的時間”的強烈願望。

  會見杜特爾特時,習近平回憶説,從去年10月以來,我同你4次見面,體現中菲兩國關係的親密程度。睦鄰友好是中菲關係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視中國為真誠朋友,感謝中方對菲給予的各種幫助。菲方願同中方一道,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通過雙邊渠道妥善處理好海上問題。(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