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夢想起航的地方再出發——習近平的初心追尋

2017-11-03 09:5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記者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體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72年前,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毛澤東用這句古語總結了我們黨從成立起所走過的艱難困苦,帶來的天翻地覆。

  72年過去,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回到我們黨出發的起點,習近平再次引用這句話激勵和告誡全黨,他強調:“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産黨永遠年輕。”

  兩個“首次”,同一關鍵詞

  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在上海興業路下車後,習近平等步行來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1921年7月,13位代表懷抱救國救民和實現共産主義的夢想,從全國各地走向這裡。

  “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裡誕生,從這裡出征,從這裡走向全國執政。這裡是我們黨的根脈。”習近平深情地説。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重回中國共産黨的“産床”,追尋黨走過的過去,就是為了強健黨的根脈,只有根脈強健,黨才能長盛不衰、枝繁葉茂;只有牢記來時的路,牢記為什麼出發,才能有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這次上海和浙江嘉興之行,是十九大後習近平首次離京活動。5年前,習近平在十八大後首次離京是到廣東考察工作。兩相對照,頗感寓意深刻。

  在深圳蓮花山,習近平向鄧小平塑像敬獻了花籃。一路上,習近平反覆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兩個“首次”,擁有同一個關鍵詞,那就是“追尋”。

  從十八大邁向新時代,從十九大再啟新征程,我們黨始終擔負著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使命。要準備好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我們就必須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鬥精神和赤子之心。

  紅船依舊,精神永恒

  活動期間,習近平等先後在一大會址紀念館和南湖革命紀念館參觀。展覽的3幅圖片,引起習近平的久久凝視。

  一幅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時局圖》,一幅是清末給列強賠款的驚人數字圖表,一幅是馬克思觀察中國國情後寫下的一段話。

  “多屈辱啊!多恥辱啊!”習近平連連感嘆。

  百年前的暗暗沉夜,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卻曆盡挫折。直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在南湖的紅船上,誕生了中國共産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份決議。十幾位書生毅然扛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旗幟,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細細品閱建黨時的珍貴文獻,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産黨一開始就在自己的綱領文件中開宗明義確立了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鮮明寫下“工人階級”“無産階級”這些字句。儘管處於初創階段,但奠定了我們黨的前進方向和基石。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對“紅船精神”作出概括: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正是這敢為人先的一步,“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無論苦難、曲折、死亡,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信念。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中國共産黨章程》經過多次修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都是立黨宗旨,佔據著最高的地位。

  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偉大“紅船精神”就是中國共産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

  在96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正是因為保持了初心,中國共産黨才能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正是因為深深紮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中國共産黨才擁有了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牢記誓詞,終生不渝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習近平等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一一列數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姓名,習近平感嘆英雄輩出,也感嘆大浪淘沙。

  96年來,黨走過的道路有起伏、有曲折,其間有人動搖了,有人墮落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忘記了初心。歷史的浪潮浩浩蕩蕩,唯有理想信念之光不滅,才能走向光明未來。

  習近平曾説過,“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96年來,多少英雄先輩留下了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話語表達理想信念的堅貞,用熱血和生命踐行著入黨的誓言。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産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宣誓廳,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在習近平領誓下,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震撼人心。

  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習近平強調,每個黨員要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

  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牢記誓詞,終生不渝,這是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的根基。

  忠誠為民,永遠奮鬥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力量的源泉。

  96年風雨同舟,人民立場始終是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産黨能夠走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是民心所繫、民望所歸,為人民謀幸福是黨的初心。

  我們黨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出發的,這一點永遠不能忘記。

  黨要忠於人民,矢志不渝為人民奮鬥。

  黨的十九大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條鄭重寫入黨的基本方略,要求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10月27日,十九大閉幕後的第三天,習近平便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新的開局,著重強調了“做實”。他強調,“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奮進腳步永不停歇。

  正如習近平強調的,黨的十九大擘畫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全黨同志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牢記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這是中國共産黨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訣,只有這樣,我們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