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紐約恐襲後 “多元化”移民政策揹黑鍋?

2017-11-03 08:3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11月1日説,他將要求國會立即採取行動終止“多元化移民簽證抽籤項目”、即所謂“綠卡抽籤”。

  紐約市10月31日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8死12傷。犯罪嫌疑人賽富洛賽波夫是一名29歲的烏茲別克移民,2010年通過“綠卡抽籤”項目取得永久居留簽證,合法移民美國。

  部分民主黨議員表示,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取消“綠卡抽籤”沒有必要,而且這一做法違背當初通過這項政策促進美國人口“多元化”的初衷。

  “綠卡抽籤”項目是美國國會1990年通過的移民法一部分。聯邦政府據此每年以抽籤方式從赴美移民比例較低的國家和地區綠卡申請者中選取5萬人,向其發放綠卡。申請者須至少取得高中文憑或滿足相關工作經驗要求。“綠卡抽籤”的初衷是增加義大利、愛爾蘭等歐洲國家移民的比例,後來在促進人口“多元化”理念指導下漸漸納入更多對象國。

  “綠卡抽籤”一直存有爭議。當年推動這項立法的是時任聯邦眾議員、現任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爾斯舒默,但他2013年又推動廢除這一法案,相關議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被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否決。支援者認為它是美國開放文化的體現,反對者批評這一項目實施中存在程式漏洞,為欺詐提供機會,且危及國家安全。

  據官方記錄,紐約恐襲前,只有一起“綠卡抽籤”移民發動惡性襲擊的案例。2002年,一名通過婚姻關係獲得“綠卡抽籤”移民身份的埃及裔男子在洛杉磯一座機場開槍打死兩人。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問題專家孫成昊認為,特朗普計劃向國會提出廢除“綠卡抽籤”,一方面是受紐約恐襲這一突發事件觸發,有維護國內安全方面的考慮;另一方面,特朗普上臺後一直推動收緊移民政策,廢除“綠卡抽籤”符合其政策需要。另外,批評“綠卡抽籤”也容易把發生恐襲的責任推給過往政府。

  孫成昊認為,特朗普政府的安全政策高度強調美國本土群體的安全利益,推行修建美墨邊界隔離墻、出臺限制西亞北非國家公民入境政策等動作已有體現。美國今後對外來移民的入境“篩查”必然會系統性加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認為,從美國國內的討論來看,“綠卡抽籤”政策確實存在較大漏洞,特朗普推動廢除有其合理性。

  刁大明認為,“綠卡抽籤”政策如果以加強國家安全需求為導向作技術上的調整,不會有太多爭議,但在美國當前政治和民意環境下,對政策法規的修改往往帶來“非技術性爭議”。

  就反恐而言,刁大明説,“綠卡抽籤”政策與恐怖襲擊之間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聯繫。終止這項政策或提出替代方案是否有助於改善美國安全狀況,還得打上一個問號。(夏文輝)(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