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個“快遞盒”引關注 治理“快遞污染”須多措並舉

2017-11-01 08:36: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治理“快遞污染”須多措並舉 

  網路促銷日“雙11”臨近,“共用快遞盒”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據報道,今年“雙11”全國將有13個城市投入使用“共用快遞盒”。

  不少網民稱,使用“共用快遞盒”一舉多得,但治理“快遞污染”需要多措並舉,既要通過科技創新開發新型環保的包裝材料,更要補齊監管方面存在的短板,還需要消費者的積極配合。

  綠色物流呼之欲出 

  有網民表示,快遞中使用的包裝盒、塑膠袋及輔助包裝材料,導致垃圾堆積如山,給環境治理帶來巨大壓力。據悉,目前由快遞包裹産生的包裝廢棄物達到了百萬噸級,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網民“彥璋”稱,“共用快遞盒”是要通過多次迴圈使用快遞盒,減少快遞包裝的丟棄現象,從而緩解快遞包裝污染,起到節能環保、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網民“木子李”説,“共用快遞盒”值得推廣,這關乎環保生態,關乎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電商和快遞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企業都應積極行動起來,搶佔先機,打造綠色可迴圈的現代物流體系。

  監管措施有待跟進 

  網民“蔣璟璟”提出,“共用快遞盒”理論使用成本的確很低,可是,這一“理想狀態”需要消費者的配合,需要一套對應的快遞業務新流程作為支撐。綠色物流,説到底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理念或概念,而是涉及實實在在的利益分配和機制建設。

  網民“斯涵涵”提出,應完善快遞“綠色化”法規。放眼世界,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早已建立了相關法律法規,強化監管。而我國雖然也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出臺了相關政策,但現有行業標準缺乏強制性,難以對各市場主體形成有效約束,存在監管短板,今後在此方面亟須加強。

  網民“趙志疆”認為,破解“快遞污染”的根本途徑仍在於科技創新。比如,未來如果可以大範圍推廣使用迴圈包裝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遞袋等包裝材料,那些“共用快遞盒”無法覆蓋的特殊規格商品,完全可以交給它們去“處置”。一方面普及“共用快遞盒”的迴圈使用,另一方面推廣可降解包裝材料的覆蓋範圍,如此雙管齊下,有助於消除快遞污染,實現經濟效益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

  (記者 陳偉 整理)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