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九大回聲|投身新時代的檢察官十九大代表

2017-10-27 10:20: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6日電(見習記者 高鑫)讀十九大報告,你有什麼感悟?未來五年,你給自己樹立了哪些小目標?“十九大回聲”專題採訪了一系列人群,一起來讀讀他們的十九大筆記,看看他們未來五年的夢想是什麼? 

  

   

  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申訴案件查辦二處處長杜亞起。資料圖 

  我是十九大代表杜亞起,是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申訴案件查辦二處處長,從事刑事申訴工作24年了。刑事申訴是一項考驗恒心和毅力的工作,每一份材料都需要細細審查,每一個細節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我辦理過一千多個案件了,對待每起案件,都要堅守捍衛公平正義的初心,始終不變。 

  申訴案件大多距離案發時間相隔數年,甚至數十年,工作中難度最大的就是調查復核。時過境遷,案發時的相關人員很多都已找不到,現場也不完整,甚至完全變樣。即便如此,為了更加客觀準確地審查案件事實,我們必須要到案發地看一看。 

   

  杜亞起在講述辦案經歷。資料圖 

  辦理海南陳滿故意殺人、放火申訴案時,距案發已時隔多年,很多物證丟失,這對陳滿口供、證人證言等其他證據是否能證明陳滿有罪,提出了更高要求,作出獨立判斷也更難。 

  我們輾轉來到遠在海南的案發現場,看到關鍵證人住處與案發現場僅僅相隔2米,證人描述的“聽到有人喊叫”完全有可能,因此更加確信了證人證言的真實性,為案件後續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6年2月1日,在獄中服刑23年的陳滿被再審宣告無罪,我從電視中看到他自由地走出監獄大門。他很高興,笑著與家人擁抱,這一幕讓我感到很是欣慰。 

  一個服刑20多年的人重新自由地回歸社會,去生活,去歡笑…… 

  身為肩負重要職責的一線檢察官,必須敬畏法律,嚴格按照法律辦事,敬畏人的生命與自由。 

   

  杜亞起在工作中。資料圖 

  近些年,國家的法治建設邁出重要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司法機關也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從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推開,到員額制改革順利完成,從健全完善防範和糾正冤假錯案機制,到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的推出……目前,中央確定的絕大多數司法改革任務已經完成,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這既體現在每一起案件中,更體現在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中。 

  人民群眾期待公平正義,我們必須忠誠履職,守護好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關口。 

   

   

   

  作為十九大代表,未來要做的事還很多。我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帶頭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並用以指導實踐行動。 

  刑事申訴檢察是人民檢察院依法辦理刑事申訴、國家賠償和刑事被害人救助案件的職能活動。各級檢察機關不斷加大刑事申訴檢察工作力度,有效發揮了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公平正義的作用。身為最高檢檢察官,我會主動把自己從事的刑事申訴檢察工作,融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整體佈局中,堅持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不負時代和人民的重托,嚴格履行職責,用實際行動切實維護司法公正。 

   

  包括刑事申訴在內的檢察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績,是因為我們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十九大將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全面依法治國必將在偉大事業的新征程上奏響新時代的強音,相信我們國家的法治建設會越來越好! 

  我的小夢想是,繼續立足崗位,做好刑事申訴檢察工作。我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嚴格依法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