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代表通道”梅開三度 彰顯中共開放與自信

2017-10-25 09:19: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現場)“黨代表通道”梅開三度 彰顯中共開放與自信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黨代表通道”梅開三度 彰顯中共開放與自信

  中新社記者 楊柳

  “十九大報告為我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勇於拼搏,在國際市場上樹立新時代中國工人的良好形象。”十九大代表、中國石油大慶“新鐵人”李新民24日在第三場“黨代表通道”以此作結,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

  當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大會閉幕後,包括李新民在內的21位黨代表走上人民大會堂一樓中央大廳北側的“黨代表通道”,與中外媒體面對面。

  十九大首次設立“黨代表通道”。大會開幕前,官方表示,大會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中外媒體採訪,開設“黨代表通道”。這一理念從在大會開幕前的第一場“黨代表通道”中就得到充分體現。

  曾執行過三次載人航太飛行任務的航太員景海鵬率先亮相“黨代表通道”並回答記者提問。他表示,中國正計劃于2020年前後完成空間站的建造任務。他和他的戰友們正在備戰空間站任務。即將年滿51歲的景海鵬説:“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次勝仗。”

  在三場“黨代表通道”,從景海鵬到李新民,60位黨代表先後亮相在中外媒體的鏡頭前。這60位黨代表中有知名企業家、運動員、作家,也有科學家、飛行員等各行業的佼佼者。記者的問題也涵蓋方方面面,從涉及千家萬戶的社會安全、農民致富、反腐倡廉、綠色中國建設,到事關國計民生的科技創新、深海探測、貿易便利化、國際規則制定。無論何種問題,黨代表們都毫不回避,自信對答。

  在黨史研究者眼中,“黨代表通道”是中共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的成果。十九大代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負責人黃一兵在“黨代表通道”上表示,“黨代表通道”得益於八項規定中的改進會風。通過這種形式,黨代表與大家拉近了距離,也使大家對代表大會有更直接的了解。

  在基層黨代表眼中,“黨代表通道”體現了中共開放、透明的理念與態度。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潛航員唐嘉陵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黨代表通道”給了他與媒體交流的機會,不僅讓公眾知曉了其所在的行業五年內取得的成績,也展現了中共黨代表的自信與風采。

  “‘黨代表通道’的開設彰顯了中國共産黨的開放和自信。”十九大代表、來自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薛瑩告訴記者。在基層工作的她此前從未面對這麼多中外媒體,這次走上“黨代表通道”對她而言意義非凡,既表現出作為中國人、陜西人的自信,也體現了航空人的風采,在大會之外給她的人生留下了終生難忘的一筆。

  在採訪“黨代表通道”的外國記者眼中,“黨代表通道”為記者與黨代表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機會。英國廣播公司的弗蘭克在十九大期間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曾説,能看到記者和黨代表在“黨代表通道”進行交流非常好。他很高興參與其中,並深入了解和報道這次大會。(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