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特寫:環球科考船上的“深海神器”

2017-10-16 14:2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深海里的“抓娃娃機”

  如果說深海光學攝像拖體負責“尋寶”,那麼電視抓鬥則負責“抓寶”。

  電視抓鬥是深海有纜可視採樣係統的簡稱。大西洋航段首席科學家李傳順說,由于電視抓鬥可在深海抓取大量樣品,已成為科研人員用于開展海底熱液活動及硫化物調查研究的重要設備。

  記者在作業甲板上看到,深海電視抓鬥抓臂彎長、咬合面大、鬥體寬敞。據了解,它的最大工作水深為6000米,最大抓樣重量500千克。

  如同遊樂場的“抓娃娃機”一般,電視抓鬥能否順利抓取樣品,首先在于位置找得準不準。“船載超短基線係統可以為電視抓鬥提供精準的水下定位。”石旭亮說。

  據他介紹,在下潛過程中,抓鬥保持張開狀態。離海底3至5米時,科研人員通過高清攝像係統觀察海底底質類型,確定目標,並操作電腦發出指令。這一指令由萬米光纜傳到抓鬥水下控制係統,再啟動電機和液壓係統使鬥體合攏,深海“寶貝”即被成功抓取。

  幹細活兒的“大力士”

  在有著4800噸噸位的“向陽紅01”船上,裝載著一個重達5噸的“大力士”——深海岩芯鑽機。

  這一設備通過萬米臍帶電纜進行可視遙控操作,從幾千米深的海底定點鑽取表層岩芯,取樣深度可達10米。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大西洋航段領隊孫永福表示,它是進行深海資源勘探、深海地質調查不可或缺的技術裝備。

  為什麼要把這個“大家夥”放置海底?石旭亮介紹說,深海岩芯鑽機用于鑽取岩石或硫化物等有一定硬度的樣品,從而滿足科學家研究大西洋中脊硫化物縱向組成成分的需求。

  “大力士”雖然很重,但“心”卻很細——鑽取的岩芯直徑只有50毫米。一根鑽管取完樣品,再換一根鑽管還能精確找到原來的鑽孔,繼續在海底工作。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