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迎接黨的十九大]結構調整:引領經濟發展走向更高形態

2017-10-15 15: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如果把世界經濟比作巨輪,那麼中國經濟無疑就是這艘巨輪上的“壓艙石”和“穩定錨”。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強勁引擎。這背後,持之以恒的調結構、轉方式功不可沒。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不斷推動中國經濟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實踐證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既是解決當前我國經濟運作深層次矛盾的現實選擇,也是拓展未來空間、謀劃更高水準發展的根本途徑。只要我們堅持這條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完成中央提出的各項既定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調結構調出發展新空間 

  “當前,我們對經濟形勢總的判斷,是穩中向好,結構調整深化。”在近期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用一組令人信服的數字印證了上述觀點——

  從經濟運作品質來看,上半年經濟運作的主要指標都處於合理區間,甚至好于預期。其中,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了6.9%,較去年同期提高了0.2個百分點,也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值。

  從宏觀經濟調控的四大目標來看,經濟增速、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均體現出“穩”的態勢。其中,城鄉新增就業735萬人,同比增長18萬人;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價格收入實際增速達7.3%,繼續高於經濟增長的速度,脫貧攻堅、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領域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從結構調整深化來看,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實現了較為均衡的增長。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貢獻率達63.4%。與此同時,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産業結構日趨穩固,服務業已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大幅提升了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多個國際機構也調整了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連續第三次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摩根大通等機構也將全年經濟增速調整到了高位。結構調整越有成效,經濟增長就越平穩。同時,抓住經濟減速的窗口期,不斷加快結構調整,對經濟可能造成的衝擊也更為平緩。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表現對此作了注腳。

  “不過,中國經濟仍處在結構調整的過關期,結構調整的這道關並沒有過去,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但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及未來預期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是光明的。”楊偉民強調説。

  現代産業新體系加速形成 

  從共用單車、支付寶到最快高鐵“復興號”,從“蛟龍”入海、“嫦娥”奔月到量子衛星的成功升空……近年來,以高端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産業等為代表的新業態、新産業快速成長,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標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深入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構建現代産業發展新體系。”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從粗放向集約、從簡單分工向精細分工、從低端向高端轉變,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是增強經濟內生動力的必然選擇;從國際看,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試圖繼續利用對核心技術和專業服務的掌控,實現在全球高端價值鏈上的主導權。因此,構建現代産業發展新體系刻不容緩。

  “現代産業體系是保證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的基礎。”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近5年來在市場倒逼和政策引領的雙重作用下,影響我國産業發展的一些重大結構性問題得到了改善,新的增長動能逐步形成,新舊動力有序轉換,長期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製造業是國家間經濟角力和競爭的主戰場。5年來,我們一手抓淘汰落後,積極化解産能過剩矛盾;一手抓轉型升級,改善品質品質,取得了良好成效。新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引發新業態,“四新”經濟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同時,積極利用資訊技術加大對傳統産業的改造,有效提高了傳統産業創新發展的能力。以傳統農業為例,我國糧食生産自2013年首次突破1.2萬億斤大關以來,已連續4年站穩這一台階。不僅如此,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等新業態發展迅猛,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體系已初見端倪。

  自2012年服務業佔比首次超過二産以來,服務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企業越來越依靠服務維持市場地位、産業越來越趨向服務引領製造的新趨勢下,生産性服務業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品質不高的問題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8.3%,成為服務業中最活躍的因素,表明服務業對製造業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

  改革從“攻堅”到“深化” 

  不久前,經合組織(OECD)一份名為《G20結構性改革進展的技術性評估報告》引發了廣泛關注。報告指出,中國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生産率增長、高水準就業。

  作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自2015年底首次提出以來,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實現路徑逐步清晰,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注入了持久動力。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市場預期和信心有效提振,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改革的綜合效應開始顯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召元説。

  2015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去産能”,並採取嚴禁新增産能、嚴格環保執法、加大政策引導、帶動優勢産能“走出去”等五大措施化解産能過剩。進入2016年,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相繼推出多項措施推進鋼鐵、煤炭去産能,並通過鋼煤去産能部級聯席會議等方式統籌協調。在多方努力下,去産能工作進度不斷加快,各地區、各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逐步形成了有序推進去産能工作和制度體系。

  今年以來,去産能步伐進一步加快,“地條鋼”依法全部取締,上半年煤炭去産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4%,防範化解煤電産能過剩風險工作有序推進,處置“僵屍企業”加快實施。

  不僅如此,去庫存、去杠桿和降成本方面效果初顯。截至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減少9.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一批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和停徵,物流、用能等成本繼續降低,減稅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為企業減負超1萬億元的承諾已提前實現。

  提高有效供給,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也是解決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通過去産能的“減法”,為先進産能騰挪出了發展空間,倒逼低端産能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通過有效供給的“加法”,催生並推動了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帶來了創新的“乘法”和簡政放權的“除法”。“雙創”“網際網路+”等觸發的創新驅動力,正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動力。同時,隨著“放管服”、減稅降費等改革舉措落地,制度性交易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市場活力得到了更多釋放。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佔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8%左右開始進入到超過10%的關鍵時期。5年來,我國專利申請數量實現了年均15%的增長,研發費用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2%的臨界點。

  今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從“攻堅”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不斷走向縱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超出了預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國經濟在轉型階段持續健康發展指明瞭正確路徑,必將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産生深遠意義。”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盛來運説。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新的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將形成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走向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的更高形態,中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的生動實踐,還將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更為務實有效的“中國方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