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八項規定勁風 吹來清爽景致(行走兩節看變化)

2017-10-07 15:5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楊文明 王偉健 何 璐 付 文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近日推出“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監督舉報曝光專區”,對多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通報;日前,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對7起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通報,以加強警示教育,凈化節日風氣……

  中秋國慶期間,記者在各地調研發現,多地紀檢監察機關和有關部門及時通報典型案例警示教育,開展明察暗訪,從違規公款吃喝送禮、違規公款購買月餅送禮、公車私用等具體問題抓起,狠剎隱形變異的“四風”頑疾。八項規定勁風,吹出一道風清氣正的景致。

  鏡頭一

  嚴管公款吃喝,從飯店、食堂、隱蔽會所查起

  古田、土樓等知名景區都在福建省龍岩市,國慶長假期間遊客較多。龍岩市紀委監督檢查組深入景區,隨機抽取了過去生意興隆、“官”來“商”往的農家樂,檢查票據和接待清單,發現很多農家樂已經轉型為家庭聚會的休閒場所,並未發現變種的公款大吃大喝現象。

  其實,早在兩節前夕,龍岩市紀委就盯上了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等4類突出問題,由派駐市直單位紀檢組長帶隊,成立4個監督檢查組,深入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開展明察暗訪。

  盧中琦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某政府部門的食堂老闆,他之前經營了幾家飯店,3年前開始轉型做食堂,如今很慶倖自己“選對了商路”。盧中琦告訴記者,以前政府公務人員隔三差五光顧飯店,很多時候一批人就要幾桌,飯店基本客滿。“以前每個月都要開7萬元左右的發票,現在3萬元就到頂了,大多還是私營企業開具。”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沾益區要求,公務接待原則上在食堂進行,菜品選擇當地家常菜,嚴禁上高檔菜肴和名貴酒。同時,公務接待報銷實行“實名制”,發票後必須附功能表及接待人員清單,嚴格控制吃請範圍及就餐檔次。在沾益區,每個節日前紀委都會組織人員到餐館、農家樂等場所開展專項檢查。沾益區紀委書記李鴻英説:“作風建設就得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磨!”

  剎住公款吃喝,政策務必落實到基層鄉鎮。雲南省馬龍縣要求各鄉鎮(街道)公務接待一律在機關食堂,同時加強了廉政食堂的建設。馬龍縣紀委書記黃劍洲説:“馬龍縣緊盯節點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紀案件,通報曝光了一些典型案例,形成了震懾。”

  鏡頭二

  緊盯送禮亂象,從一張張發票、一個個超市查起

  説起作風轉變給商家帶來的變化,馬龍縣雲立超市負責人龐志明説:“前幾年,每逢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我們超市裏的高檔月餅、煙酒及其他禮品都供不應求,而且很多是機關單位用公款購買或辦購物卡消費。現在用公款購買的非常少,我們也逐漸轉變經營模式,重點經營面向大眾的消費品。”

  對於公款送禮的變化,福建省廈門市湖裏區審計局幹部辜琦皇有著同樣感受:“以前,一到節日前,煙酒、茶葉等行業的銷售員經常到政府部門串門,推銷産品;一些部門忙於送節禮‘打點關係’,無心工作。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推銷員不見了蹤影,幹部工作狀態也大為改觀。”

  這些改變,是一個節點一個節點馳而不息抓作風建設的結果。在甘肅省玉門市,市紀委成立4個明察暗訪組,從一杯酒、一頓飯,一張發票、一個超市查起。玉門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李志剛説:“我們採取突擊檢查和從國稅資訊平臺調取發票資訊等方式,對全市商場(超市)、土特産品行銷單位進行集中全面檢查。”

  “按照‘節前發信號、節中勤檢查、節後嚴處理’的工作思路,”龍岩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成榮介紹,“節日期間,我們隨機性、臨時性抽取檢查單位,採取實地到單位查賬,抽查商場、餐飲發票等方式開展明察暗訪。”據悉,得益於紮實推進作風建設的“閩西實踐”等一系列措施,龍岩市糾“四風”成效明顯,以公款送禮問題為例,呈現出逐年下降態勢:2013年10起10人,2014年3起3人,2015年2起2人,2016年至今“零發案”。

  鏡頭三

  規範公車使用,從每一輛車、每一次出行記錄查起

  10月2日,江蘇省連雲港市紀委派出檢查組對出入花果山景區的車輛5500余輛開展了檢查,未發現有疑似公車。中秋、國慶期間,連雲港市紀委派出4個檢查組,對公車封存、公車使用等情況開展檢查,著力發現違規使用公務用車等問題線索。

  10月3日15時29分,連雲港市公務用車管理中心的監控螢幕顯示,全市共有3輛公車被調度使用,通過監管平臺實時監測,沒有發現違規改變行車線路等問題。其中,公務用車蘇G03822行駛在東海縣駝峰鄉工業集中區,隨後,工作人員在系統中輸入車牌號,可以看到這輛車是東海縣安監局節日期間到鄉鎮開展安全檢查。

  “我們給車輛裝了定位裝置,不僅能實時上傳運作資訊,還能記錄歷史軌跡,有沒有公車私用情況,一查就知道。”連雲港市公務用車服務中心主任李聲祥説。“公車私用頑疾以前之所以難根除,就是因為取證難、監管難,現在,一切用車資訊都有據可查,基本杜絕了公車私用的行為。”連雲港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海濤説。

  沾益區紀委節前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各單位將公務用車定點停放在指定位置,並且嚴禁節假日期間駕駛公車外出。10月1日9時,記者跟隨督查組組長潘朝東一行來到了沾益區公安分局。走到停車場,督查組的同志便拿出了公安分局節前上報的公車定點停放備案表,與現場停放的車輛進行一一比對,還特意拍照留檔備查。

  這樣的節日督查在沾益已成慣例,對於沒有定點停放的值班車輛,該區紀委也會于節後對出車記錄、派車單、里程數等進行比對,檢查是否存在違規改變公務用車使用用途的情況。

  “雲OD0378、雲D7137P……除了備案表上標注為值班車輛的,其他全都定點停放了。”督查組的小李向組長報告了清點情況後,便轉身讓值班人員簽字確認。值班人員介紹,公安分局60多輛公車全部安裝了GPS定位系統,車到哪、停多久,系統裏一目了然,何況每次紀委督查都下發通報,點名道姓通報,“現在誰也不敢抱僥倖心理了”。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6日 04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