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式“非對稱”趕超撼動世界

2017-10-07 11: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中國可燃冰研究開發已落後日本十餘年。”4年前,當日本首次開採可燃冰時,有人這樣評價。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的高效清潔能源。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曾嘗試開採,效果都不理想。日本今年4月二次試採,仍因技術不力而中止。

  這一世界難題被中國破解。截至今年7月9日14時52分,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産氣量超過30萬立方米,創造了産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從“落後十餘年”到實現領跑,5年來,這種中國式“非對稱”趕超頻頻撼動世界。

  9月12日,中國首個商用量子保密通信專網——濟南市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通過專家評審,這是繼2016年世界上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全線貫通後,量子通信産業化的又一大步。十億億次超算系統“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首;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國創新高度不斷刷新。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寶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非對稱”趕超,就是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基礎上,採取不同於傳統的發展道路或技術路線,實現沿其他道路的快速趕超。

  5年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加速實施強力推動我國“非對稱”趕超。截至“十二五”末,國家重大專項已實現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274.5億元,帶動企業地方等投入2080億元,累計直接帶動新增産值1.7萬億元,申請專利6.19萬項(含國際專利6000余項),新産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1.65萬個,技術標準1.12萬項。

  “非對稱”趕超成就了中國在世界創新版圖上的新坐標。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發佈的201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全球排名繼續攀升,從去年的第25位升至第22位,創造了新紀錄。中國也是唯一進入前25名集團的中等收入國家。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推進,創新驅動的中國將繼續搶佔制高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董碧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