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人背起獨居老母修京張高鐵:有媽才是家

2017-10-07 10:32:00
來源:澎湃新聞
字號

  原標題:堅守者|背起母親修高鐵,京張項目領工員劉建林:有媽才是家

  計劃于2019年全線通車並服務冬奧會的京張高鐵,在建設中迎來了第二個“十一”。10月4日這天,適逢中秋。負責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項目的第三標段工地食堂,專門豐富了伙食,還準備了月餅和水果——這是節日帶給工程建設者們的特別待遇,除此之外,他們施工的腳步仍未停歇。

  架子二隊的領工員劉建林一大清早就了起床,從工地宿舍來到前院。母親王萬全已經穿戴好,倚在屋前張望。見到穿著兒子的紅色工服出現在院口,臉上的笑紋擠成了一團。

  彎下腰,背起母親,劉建林的步子變得很慢,但走得極穩,門口圈養的幾隻小狗搖著尾巴繞在腳邊,王萬全的笑容更愜意了。

  “今天隊裏要殺雞,晚上還要放煙花,可是我值晚班,不能陪你去看了。”背著王萬全去個廁所,又散了會兒步,劉建林的四川口音裏全是歉意。

  “我在宿舍也能看到,還能看月亮、吃月餅,你要認真工作,不要分心。”王萬全囑託道。

  隨後這整個上午,劉建林就都陪在母親的身邊,添添水,説説話。“我今年50歲了,知天命之年,還能和老母親朝夕相伴,這種幸福,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去年京張高鐵項目開建,劉建林把在四川農村獨自生活的王萬全帶到了北京,“她身體不好,走路不方便,一想到把她留在老家當一個空巢老人,我心裏説不出的難受,所以就下定決心把她接過來,以後我去哪,就把她帶到哪。”於是,劉建林背著母親建高鐵的獨特故事,就這麼在京張高鐵建設工地傳開了。

  背起母親修高鐵

  劉建林是四川南充營山縣老林鎮龍森村人。去年秋天,京張高鐵全面開建,他作為領工員,隨項目部來到了北京八達嶺,和他一起來到工地的,還有背上的母親王萬全。

  劉建林的父親就是一名鐵路建設工人,但卻在1976年因意外去世。王萬全獨自咽下欲絕的悲傷,一個人把家撐起來。那時候劉建林才9歲。為了讓兒子過上和其他孩子一樣的生活,王萬全沒少吃苦,擺過地攤,彈過棉花,收過廢品,還當過裝卸工。

  含辛茹苦多年,劉建林長大成人,1995年,他子承父業,也成為了一名築路工人,還給王萬全添了個孫子。但是,築路工人的職責,就是要奔忙在全國各地的工地上,一年到頭很少回家,再加上兒媳也在外打工,王萬全又挑起了照顧孫子讀書的重擔,一晃又是十幾年。

  眼下,孫子學業有成,參加了工作,王萬全的身體卻熬垮了,患上了勞損性關節炎,走路越來越不方便,尤其是在陰雨天和冬天,很難下地行走,也不能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不動,否則都會造成關節的磨損和負重。

  三年前,劉建林發現母親有些自暴自棄,不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不僅獨自在家沒有人照顧,還拒絕親朋好友的探視。當時,他正準備參與滬昆高鐵壁板坡隧道項目,看著母親日漸消瘦,精神越來越差,他心如刀割,於是毅然將王萬全從四川老家背到了位於雲南富源的項目工地上,那也是老人第一次走出四川。

  這次,劉建林又帶著王萬全前來參與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的建設工程。隊裏的領導體諒劉建林家裏的特殊情況,也感動於他的孝心,專門在宿舍給王萬全準備了一間臥室,廚師得知老人胃不好,還經常給她熬八寶粥、燉骨頭湯、捍麵條,平時劉建林下到隧道值班時,在宿舍休息的工友們還會來陪她。

  “北京好,我看了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故宮,工地的孩子們更好,都像親人一樣照顧我。”提起現在的生活,王萬全的笑容裏全是滿足。

  有媽才是家

  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工程沿線,分佈著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八達嶺長城等多處國家級旅遊景點。這個黃金周,山上長城,遊客們盡情遊玩,山下隧道,建設者們為實現工程的圓滿交付分秒必爭。

  王萬全説,在之前遠離劉建林的20年裏,每次一聽説他要進隧道值班,她都提心吊膽,“之前我老對隧道的安全不放心,生怕再出現他爹的事情。”但是,這次來到京張高鐵建設工地之後,王萬全的心裏踏實了,她親眼看到現場安全管理採用“網際網路+”,還聽説利用手機app等技術手段,可以有效保證項目管理人員隨時隨地獲取現場實際情況,繼而進行科學合理指導施工,極大地保證隧道施工安全時。

  就在前段時間,劉建林參與建設的八達嶺隧道一號斜井兩次平安穿越水關長城,還實現了安全品質零事故,平安走過450天。提起這件事,王萬全的語調因為自豪而高了起來:“京張高鐵可是世界矚目的項目,真是為我兒子的單位感到驕傲!”

  在京張高鐵正線的10座車站中,八達嶺長城站是唯一地下車站,地下建築面積3.6萬平米、最大埋深102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埋深最深的高鐵地下車站,旅客進出站提升高度62米,是目前國內最高的。不僅如此,車站主洞數量多、洞型複雜、交叉節點密集,是國內最複雜的暗挖洞群車站,其隧道也是國內單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鐵路隧道。

  負責承建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的第三標段副經理代震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八達嶺長城站左側站臺已經完成貫通,右側還剩90米即可實現貫通,“預計春節前後,能實現雙向站臺的貫通。”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長度約12公里的八達嶺隧道之中,一處並行水關長城,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為保護文物,建設方採取了精準微損傷控制爆破技術,將震速從普通爆破技術的5釐米/秒降到0.2釐米/秒。代震龍説,隧道所穿過的山頂到底部之間,最大埋深高度是103米,而最小埋深只有四五十米,“很多地方洞石比較多,岩柱薄,地質條件比設計的差,這就要求我們在機械掘進時更加小心。”

  按照計劃,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將在2019年2月鋪軌,年內實現運作,到那時,劉建林和工友們就又完成了一項任務。“我參與建設過秦沈、杭甬、武廣、黔貴、南昆等等很多的鐵路項目,這次又參與了京張高鐵建設,我也覺得很驕傲。”

  能和兒子朝夕相伴,王萬全的幸福和快樂溢於言表。

  劉建林不知道下一站會去哪,“項目走到哪,我就要去到哪。”但他知道,無論去哪,都是要和母親王萬全在一起的,“有媽才有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