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發當即召開村幹部會議,
決定挨家挨戶集錢,
但就是每家39元的集資款,
也有很多人家拿不出現錢。
有人找親戚、朋友借錢,
有人拿黃豆、雞、蜂糖去賣,
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
集資款按時交到了水利站,
保證了工程順利開工。
工程開工後困難更是接踵而至,
首先就是測量工作。
300多米高的懸崖,
需要人腰上拴著纜繩,
一尺一尺地放懸在絕壁處,
這個“玩兒命”的活兒沒有人敢嘗試,
年過半百的黃大發卻衝在了前面,
在他的帶領下,
年輕的小夥子也紛紛滑下懸崖。
就是用這種最原始的測量方法,
黃大發帶領大家用3個月時間
測量完了三座陡峭的懸崖。
開工放炮需要炸材,
黃大發去18公里外的李村購買,
自己徒步背回來。
有次趕上大雨,
為了不耽誤工期,
黃大發冒雨前行,
路上摔了好幾跤,
腳底板也血跡斑斑,
最終還是連夜把炸材送到了工地上。
艱苦鑿渠(來源:遵義市委宣傳部)
還有次去城裏運水泥,
車行至中途下起了大雨,
車輪陷進泥潭進退不得,
天黑了,
擔心水泥被偷,
黃大發在水泥上睡了一夜,
忍受了一夜的蚊蟲叮咬,
到第二天,
他找附近村民幫忙把車拉出泥潭。
修水渠最大的困難就是危險,
因為要鑿通三道岩,
施工人員每天面臨的都是萬丈深淵,
有很多次都差點幹不下去,
黃大發次次都衝在前面,
提振大家的信心。
擦耳岩是最危險的一段,
壁立千仞,全是禿岩,
稍有不慎就會跌落至300多米的懸崖。
岩壁中間有個凸起擋住了視線,
沒有人敢動工,
請來的施工隊也因為危險,
“給多少錢都不幹!”
黃大發則毅然把繩子拴在腰上,
翻過去看地形,
帶領200多鄉親,
靠著風鑽、鋼釬、二錘這些簡單工具,
一寸一寸地鑿,
一尺一尺地敲,
在離地300米的懸崖上,
歷時10個月,
硬是開出一條長170米的水渠。
在黃大發的帶領下,
500米長的三段懸崖,
經過兩年難以想像的努力,
克服了重重困難,
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
的大渠終於竣工,
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