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一股勁頭幹到底

2017年04月19日 15:08:0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黃大發説,“大發渠的溪水捧起來就可以喝”。田維野攝/光明圖片

  【短評】

  老黨員黃大發,生於貴州遵義的大山之中,一生都在和貧困較勁。

  面對草王壩缺水少糧,他花了36年時間,帶領村民開山修渠,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沒有經驗,就自己摸索,沒有技術,就跑到外地參加培訓,錢不夠,就一個雞蛋一斤豆子地湊。水渠修通了,村裏群眾吃上白米飯了,面對這份大功勞,黃大發沒有鬆勁:草王壩還沒有通路通電。而路通了,電通了,全村實現了溫飽,黃大發還是憋著那股勁,他還要繼續帶領鄉親們打好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徹底告別貧困。

  黃大發今年82歲了,卸任村支書也已經十多年了,但在群眾眼裏,他還是村裏的靈魂,還是帶頭人。

  為什麼?因為群眾認他身上的這股勁!

  這是一股不服輸的勁。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不認命,不服輸,帶領群眾修渠引水。第一條“紅旗水利”開工,幹了十幾年,一滴水也沒見到,黃大發不氣餒、不信邪,頂著巨大壓力第二次修渠。

  這是一股不滿足的勁。“大發渠”修通後,黃大發並沒有小富即安,在他看來,即使做到了全鄉最富,可離全縣、全省、全國最富還有距離,草王壩不能停滯,還要前進,更大步伐地前進。

  這是一股大公無私的勁。做了一輩子生産大隊隊長、村支書,黃大發沒有給家裏撈半點油水。修渠時,最危險的活兒,他衝在第一個;遇到麻煩事,他擋在最前面;過手經費幾十萬元,沒有一分錢去向不明。

  正是有了這股勁,村黨支部才能把群眾擰成一股繩,才能把全鄉最窮最差的村子,變成遠近聞名的幸福村,譜就一曲當代愚公的感人樂章。

  自力更生精神是實現精準脫貧最深厚的基礎,它蘊藏于貧困地區千百萬黨員群眾中間,把這種主體意識充分激發出來,必將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形成無堅不摧的磅薄偉力!

  (本報記者 張春雷)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