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春晚記憶盒子】朱時茂和陳佩斯的春晚趣事

2017年01月26日 18:35:1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從1983年至今,央視春晚已經伴隨大家度過了三十多個除夕夜,也留下了難以計數的精彩節目。在春晚的舞臺上,濃眉大眼、一身正氣的朱時茂,和插科打諢的陳佩斯,是一對黃金搭檔,他們的許多小品佳作至今都膾炙人口。這兩位最初的電影明星,當年是怎樣走上小品之路的?一看就性格迥異、又極其較真的兩個人,能合得來嗎?果不其然,當年他們剛開始合作小品的時候,常常吵到不可開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朱時茂和搭檔陳佩斯的春晚秘密。

  1982年,朱時茂憑藉熱播電影《木馬人》中的許靈均一角,風靡了八十年代的中國大地。 同年,陳佩斯在電影《夕照街》中飾演喜劇角色“二子”,廣受觀眾喜愛。就是這樣兩個外型、性格都相差甚遠的兩個人,在1984年一起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合”吃了一碗麵條。節目一經播出,這對黃金搭檔就以勢不可擋之勢,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小品《吃麵條》講述了由陳佩斯飾演的“龍套”演員陳小二,好不容易爭取到狼吞虎咽吃麵條的一個鏡頭,卻因導演朱時茂的一再重來,變得艱辛異常。當幾大海碗麵條吃下去,陳小二再想演繹狼吞虎咽已是強人所難,小品《吃麵條》也在誇張的表演中被推向高潮。

  在爭吵中誕生的第一部小品《吃麵條》也成了這次電視大餐中的一道主食,當觀眾在歡笑中胃口大開,享受一頓大快朵頤的春晚“年夜飯”。“小品”這個藝術形式也首次登陸春晚的舞臺。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演藝市場逐漸繁榮,電影出身的朱時茂與陳佩斯把包含著笑料和包袱的小戲劇帶上了舞臺。在當時只有歌舞、相聲、啞劇獨霸舞臺的時代,這種表演形式也顯得十分新穎。

  1990年,已經第六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朱時茂,攜小品《主角與配角》又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而這部日後被人們津津樂道,也被朱時茂的認為是小品生涯中最為滿意的作品,其實在現場直播時,經歷了一場意外。

  朱時茂:背那個槍是老的三八盒子槍,不知怎麼“啪”一下就斷了,後來一想不行佩斯後邊還要背呀,我還得必須給它弄上,那個東西怎麼接啊?“嘩”出了一身汗,最後剛好係完了這一下,佩斯就開始背槍了。佩斯背的時候槍帶短了,槍帶短了,看相就更有意思了,真是意外的驚喜。

  意外的事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朱時茂與陳佩斯仍是對每一個作品都精心打磨,繼續創作了《體操教練》、《大變活人》、《警察與小偷》等一系列,備受觀眾喜愛的小品。

  1998年,朱時茂與陳佩斯小品攜《王爺與郵差》登陸春晚的舞臺,這是他們第十次走上春晚,生動的表演,默契的配合,詼諧的對白,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節目,也成了春晚的“壓軸大菜”。然而就在這一次春晚過後,朱時茂與陳佩斯卻選擇告別了春晚的舞臺。

  朱時茂:有時候也覺得滿足了,有時候也覺得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結果。實際上真的做了很多的努力,每一個小品都做了很多,所以對我們來説,這麼多年了,也該讓出藝術舞臺了,我們曾經有過歷史,我們努力過,也成功過,我們痛苦過,也幸福過,這個都是我們都應該做的,我們做了這些,現在被我們老百姓認可了,我們覺得很高興。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