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天宮二號與神州十一號合體後首張太空合影曝光

2016年10月25日 05:43:3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天神組合首張太空合影曝光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首張闔影圖像傳回到地面。10月23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搭載的一顆伴隨衛星在太空中成功釋放,並且對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進行了第一次拍照。

  據了解,伴隨衛星回傳的首批圖像共有300多幅,全部來自衛星上搭載的一台紅外魚眼相機。伴隨衛星與天宮二號分開之後,紅外相機開始工作,並在與組合體距離由近及遠的過程中,對組合體進行拍照。

  伴隨衛星預計在10月底飛越組合體上空進行成像觀測,之後與天宮二號開展近距離編隊駐留試驗和航太新技術驗證試驗,進一步拓展空間應用。

  載人航太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呂從民介紹,圖像是伴飛衛星釋放初期,獲取的一幅組合體的紅外影像,這個相對距離大致是29米左右,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是天宮二號,下半部分是神舟飛船,大家看到圖像的上部有幾塊局部區域顏色比較淺一些,就是一些對地設備處於工作狀態。

  據悉,這顆小衛星是在10月23日上午7點31分從天宮二號上成功釋放,當時兩位航太員景海鵬和陳冬,用手中的錄影機拍攝到了伴星從天宮二號下方掠過的視頻。

  ■相關

  風雲四號衛星運抵西昌

  可實時觀測閃電將於年底發射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記者昨天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獲悉,風雲四號衛星已順利抵達西昌,我國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正式進入發射場流程。

  據介紹,風雲四號是一顆“以一頂倆”的高軌氣象衛星——一顆衛星實現其他國家兩顆衛星的功能需求,同時因其可以實時觀測閃電而廣受關注。風雲四號衛星將於今年12月中旬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風雲四號衛星採用了全新研製的高軌衛星平臺,整星重量5400公斤。平臺對標國際先進水準,給衛星裝上了高精度的瞄準定位和高靈敏的“防抖”裝置,為衛星的定量遙感觀測提供高精度和高穩定度。

  風雲四號是國際上首顆同時裝載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干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的高軌氣象衛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主要用於可見光和紅外波段的觀測,風雲四號成像輻射計的輻射成像通道由風雲二號的5個增加到14個。此外,風雲四號衛星裝載了國際上先進的閃電成像儀和空間環境監測儀,實現對閃電等的實時觀測。

  閃電成像儀主要作用是實現對閃電成像的觀測,獲取觀測覆蓋區範圍內的閃電分佈圖。該儀器可實現中國及其周邊區域閃電進行探測,一分鐘可以拍攝500張閃電圖,包括閃電的頻次和強度。一般來説,閃電持續時間不足2毫秒,頻次很高。

  通過對閃電進行實時、連續的觀測,與雲圖疊加起來,可以實現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與跟蹤,提供閃電災害預警。

  風雲氣象衛星的雲圖每年被數以億計的引用,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遙感衛星數據庫,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風雲衛星數據。隨著風雲衛星的發展,我國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從上世界七十年代的約50%,提高到了現在的90%。我國多顆衛星被列入世界氣象衛星觀測網序列,風雲三號還是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的中方值班衛星。

  ■揭秘天宮

  太空實驗室配“環保衛士”

  如何保證航太員在“天宮”內呼吸到新鮮空氣,防止他們吸入有害氣體?昨天,京華時報記者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獲悉,他們專門在空間實驗室內安裝了一個迷你“太空環保衛士”,即“天宮二號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專門對實驗室內空氣品質進行檢測,守護航太員的安全。

  據了解,天宮二號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身型輕小、結構精悍,頂著記憶體超豐富的正方體腦袋,長著蛋糕坯一樣的矮圓柱體身子,整個體型比標準A4紙還小一些,一隻手掌便可以輕鬆托起。

  24小時檢測艙內空氣品質

  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裏,既有各種儀器材料緩慢釋放的有害物質,也有人體呼吸産生的有害氣體。航太員進駐前,天宮二號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會先對實驗艙內的空氣品質進行認真檢查,一旦這些氣體濃度超標,就會發出警報,艙內空氣凈化系統便會開啟。

  航太員在實驗室裏工作的時候,檢測裝置會24小時保持高度敏感,定期檢查實驗艙內空氣品質,守護航太員安全。

  可檢測10種有害氣體濃度

  迷你“環保衛士”如何給實驗室做體檢?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科研人員幫它打造了一套特殊的“消化系統”,可以同時“品嘗”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氣、苯、甲苯、硫化氫、甲醇、乙醇、二氯甲烷這10種有害氣體的身份和濃度。開始工

  作時,首先伸出“大鼻子”(氣泵)使勁兒地吸入實驗室環境中的採樣氣體,然後將其送入氣管(空芯光纖)。

  同時,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氣管有十幾米長,能增加氣體走的路程。為了讓這些氣體能在通過氣管的過程中就亮出自己的身份特徵,動用了裝置的“消化酶”(鹵鎢燈),有了消化酶的促進作用,氣體身份亮出的靈敏度就更強。

  亮出身份特徵的氣體從氣管出來就進入到“胃”(小型光譜儀)中,“環保衛士”的胃具有高精度的辨識能力,能辨識出不同成分的氣體種類。其實,進入裝置“胃”中的氣體分子都有和它化學組成和結構相對應的吸收光譜,這些光譜俗稱“指紋譜”,就像人的指紋一樣,代表著氣體獨有的“身份”。有害氣體成分從檢測裝置獲取數據,如果濃度超標,便立即發出警報。

  未來或當地球“環保警察”

  據介紹,該檢測裝置還有一個“孿生哥哥”叫“天宮一號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雖有2年的設計壽命,但是隨著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工作了將近4年半,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相比天宮一號,此次航太員在太空生活的時間更長,因此任務也更加艱巨。

  未來,天宮二號在軌有害氣體檢測裝置不但可以擔任太空的“環保衛士”,還有望實現做地球的“環保警察”,能儘快親近地球人類的活動場所,比如學校、醫院、禮堂、博物館等,為人類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服務。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通訊員王蓉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