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挂職幹部談扶貧】強化社會合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2016年10月24日 16:27:37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強化社會合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以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為例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挂職安徽渦陽縣副縣長 陳志剛 

  精準扶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到2020年要全部實現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我所挂職的渦陽縣,地處皖北,擁有164萬人口,是安徽歷史文化名城、革命老區、國家農業大縣,以老子故里享譽海內外。自2012年來,渦陽縣列入安徽省扶貧重點縣,全縣抓住扶貧攻堅政策機遇,認真落實國家扶開發政策,不斷創新工作體制機制,積極整合資金資源,扶貧開發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挂職幹部談扶貧】強化社會合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渦陽扶貧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有力舉措:

  第一,以智力扶貧、技能扶貧為抓手。人是生産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扶貧攻堅工作只有在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下功夫,實施智力扶貧、技能扶貧,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才能改變貧困人口“打工沒技術,創業沒思路,務農沒出路”的狀況。在渦陽縣,80%的貧困戶主要依靠傳統的種養殖業,致富門路窄,收入渠道單一,脫貧能力差,這也往往導致脫貧與返貧交織發生。為此,渦陽縣以實施“雨露計劃”項目為抓手,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依託縣雉河駕校、縣農廣校、縣職高為培訓基地,積極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切實提升貧困人口的生産技能和競爭能力。

  第二,以産業扶貧為戰略重點。發展是硬道理,扶貧攻堅只有以産業為依託,才能有堅實的物質基礎。産業扶貧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為此,渦陽縣充分發揮扶貧資金貼息和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以專業合作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為平臺,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等項目,並因地制宜地扶持規模種植、規模養殖和規模加工業發展。

  第三,以精準扶貧為目標。渦陽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四個精準”(精準識別、精準管理、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的工作目標,認真謀劃和制定精準扶貧規劃和措施,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實施。首先,精準識別。組織力量對全縣貧困人口進行建檔立卡,並按照“兩公示、一公告”的程式再次進行識別,對貧困戶家庭狀況、致貧原因進行認真分類統計,為精準幫扶夯實基礎。其次,精準管理。通過扶貧項目實施和幫扶政策落實,對脫貧人口進行標注,對因災、因病等原因致貧的人口,及時納入扶貧系統管理,建立了科學的動態管理機制。再次,精準幫扶。根據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狀況、致貧原因等因素,分別制定幫扶計劃和措施,積極整合各類資金、資源,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提高精準扶貧的針對性。最後,精準脫貧。對貧困戶摸清情況,分析致貧原因,找準幫扶突破口,分村到戶制定脫貧計劃,確保真正脫貧。

  總結渦陽扶貧攻堅工作的經驗,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第一,切實注重制度建設,這是渦陽扶貧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經驗。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扶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需要持久作戰,必須建立健全扶貧攻堅工作的長效機制。

  第二,切實強化社會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健全東西部協作、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機制,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積極性。

  當前,渦陽的扶貧攻堅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扶貧攻堅工作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必須在加強政策扶貧的同時,還要加強産業扶貧,使貧困人口在積極參與中提升其勞動技能和發展能力,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最終全面實現小康。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