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蔡武:文化部“八個著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

2011年11月10日 15:24:5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文化部黨委書記、部長蔡武在日前舉辦的“中央媒體走進文化部”活動上提出,文化部將在深入開展學習活動的同時,發揚真抓實幹精神,堅定不移地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確定的方針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到實處,轉化為具體的工作項目。下一階段,文化部將從八個方面著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

  據介紹,文化部八個方面的舉措主要是:

  一是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運用各種文化形式錶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實質,組織生産更多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優秀文藝作品,挖掘各類節慶活動文化內涵,豐富其內容和形式,組織好“文化下鄉”、“文化進社區”等公益性文化活動,把核心價值體系貫徹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鞏固我們共同的思想基礎。

  二是著力推動文化創作繁榮發展,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積極發揮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的示範作用和國家藝術基金的引導作用,推出一批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充分發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的導向作用,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我國藝術學科體系建設和當代文化發展問題研究,開展文化藝術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發展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精品網路傳播。凈化網路文化市場,加大城鄉網吧市場監管力度,引導網路運營服務企業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完善文化産品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改進現行文藝評獎辦法,開展積極健康的文化批評。

  三是著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推動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保障的長效機制,加大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力度,把主要的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的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的支出預算。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以城鄉基層文化設施為重點,以流動文化設施和數字文化陣地建設為補充,形成比較完備的六級公共文化設施網路。繼續實施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等文化惠民工程,開展 “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活動。繼續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加強流動文化服務,推動數字文化建設。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廣泛開展示範性群眾文化活動,推出一批文化品牌。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提高對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供給能力。完善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

  四是著力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加強國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産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加強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促進大遺址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體系及保護機制,開展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申報評審和第四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評審。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做好古籍、善本、民國文獻、革命文獻、少數民族文獻的保存保護。繼續做好清史纂修工作。

  五是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加快發展動漫、遊戲、文化旅遊、網路文化、文化産品數字製作與相關服務等新興業態,提升演藝、文化娛樂、文化會展、藝術品和工藝美術、藝術創意和設計等傳統文化産業發展水準。優化文化産業佈局,支援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動漫遊戲、文化會展、藝術創意、網路文化、文化産品數字製作等優勢産業,引導中西部地區重點發展民族演藝、文化旅遊、藝術品、工藝美術、會展節慶等特色産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文化創意産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快文化産業特色縣、鎮、街、村建設。加強文化産業基地、園區、特色産業群規劃和建設。優化文化産業投融資環境,促進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源的對接。推動文化科技創新,實施一批文化科技創新項目,研發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核心技術,推廣一批高新技術成果。促進文化産業與旅遊、通信、會展、商貿、教育、培訓、休閒等産業融合。引導文化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化産品和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熱點,培養文化消費主體。完善文化産業服務平臺,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等文化展會。

  六是著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文化繁榮發展構建科學的體制機制。深入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培育合格市場主體,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任務。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文化宏觀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完善國有文化資産管理體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發展演出院線、連鎖經營等文化産品現代流通形式,加快培育各類文化要素市場。創新文化市場管理機制,建設統一高效的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系統。全面完成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機構組建,推動副省級以下城市完善綜合文化行政責任主體。積極推進文化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推動行業協會建設和社會監督。加快文化立法,提高文化建設的法制化水準。

  七是著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打造“文化中國”新形象。深入開發對外文化交流項目,精心組織國家文化年、中國文化節、文化周、歡樂春節等重大品牌活動。加強思想文化領域的國際對話,倡導相互尊重、開放相容的文明觀。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事務,不斷增強我國的話語權。加強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能力。改進文化出口獎勵機制,扶持文化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到境外興辦實體,開拓海外市場。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開展文化各領域的交流互訪,舉辦國際性文化活動和專業比賽。加強同香港、澳門、臺灣的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增強港澳臺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促進人心回歸。

  八是著力壯大文化人才隊伍,為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撐。實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黨政幹部能力建設培訓計劃、文化産業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造就高層次的領軍人物和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基層文化人才培養計劃。推動制定國家文化榮譽制度,對文化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進行表彰。推進文化領域職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特別是名家名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中央媒體走進文化部”是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組織的“中央媒體走進部委”系列活動的第七站。新華網等10余家中央媒體記者參與了此項活動。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