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貫徹全會精神 把握科學發展主題

2011年06月03日 22:06:4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牢牢把握科學發展的主題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一個最為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要求,事關“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

  發展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潮流,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産黨的面貌能夠發生歷史性變化,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歸根結底得益於我們黨牢牢抓住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領導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當前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爭取掌握後金融危機時期國家發展的主動權,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同樣需要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明顯增加,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徵沒有變。全面客觀地評價我國發展現狀,既要看到發展速度快、成績大的一面,也要看到發展水準還不夠高、任務還很重的一面。僅從每人平均收入看,目前我國每人平均國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準邁進,縱向比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而橫向比在世界210個國家和地區中仍處於百位之後,與高收入國家實際每人平均國民收入相差近10倍,追趕發達國家的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基本國情看,我國發展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首先是保障就業。我國目前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有近千萬,每年新增勞動力有上千萬,還有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都需要就業崗位。只有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速度,才能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其次是消除貧困。按照新的貧困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597萬,城市還有2347萬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消除貧困最根本的是發展。再次是縮小發展差距。我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特別是一些農村和邊遠地區經濟社會面貌還很落後,縮小差距的根本辦法還是加快發展特別是農村和落後地區的發展。如此繁重的任務,更加凸顯發展的重要性。我們必須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