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6位外國前政要談全球化與中國作用

2011年06月03日 22:07: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正在北京出席“21世紀論壇”2010年會議的6位外國前政要,以自身的從政經驗,暢談了當前全球化所面臨的問題,與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所發揮的作用。

  尼日利亞前總統奧巴桑喬在演講時指出,科學技術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僕人”,也可以是一個很壞的“主人”,這取決於科學家、技術專家和政治家。如果要讓這個時代與以往有所不同,必須改變的是世界各地領導人的心態和思維,領導人自己必須開始關心這個世界、關心世界的公正和共同發展。

  他建議開展一場全球行動,呼籲各國政府和國際性組織機構在政策設計、規劃上專門策劃造福人類的全球性內容。希望地球村變得更加和諧,更加適於每一位居住者在這裡生活。

  歐盟委員會前主席、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指出,全球經濟、政治和科學的力量正在以比任何預期都要快的速度實現新的平衡,新的發展重心已經轉向了亞洲,也就是説轉向了中國。世界貿易的流向和投資也發生了變化。

  他説,美國對世界的認識正在發生從單極到多極的變化,這一方向是正確的,但是要想把它落到實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集體權決策的程式才能夠確保邁入新時代的進程,不會給人類的未來造成災難。

  他表示,中國的作用是必須要強調的,不僅是因為中國本身的重要性,同時也是因為中國未來的變化,也會使其在確保人類未來是出現平衡還是遭遇危機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普羅迪説,當他的一位上海學生問,如何看待中國在這一新時代中的作用時,他的回答非常簡單,就是希望看到一個不斷強大合作的中國。

  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指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不要過度地依賴國際機構,尤其是國際官僚機構。我們應當注意到各國內部的發展狀況,正如中國所表現出的那樣,才是有最大的影響力的因素。

  霍華德説,他之前在擔任總理時,曾經在許多涉及中國的演講中説道:“我們相信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是有好處的”。相信所有人都同意這一説法。

  俄羅斯聯邦前總理普裏馬科夫指出,世界格局的變化,以及全球向多極世界的轉變,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隨著多極的産生,各大國之間、各極之間的相互依存也在不斷加強。建立多極化世界不會是一個平靜的、順利的、毫無曲折的過程。

  他認為,中國早就開始了經濟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這方面,俄羅斯應該向中國積極學習和借鑒。他強調,俄羅斯高度重視同中國全方位的互利共贏的戰略夥伴關係。牢固的俄中關係,將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的關鍵因素。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指出,全球化嚴重影響了民族國家的戰略選擇。我們必須確保特別貧窮的國家獲得進入全球各地市場的權利,他們絕不能被懲罰性的關稅或貿易保護主義的條款排斥在外,我們需要做的是給予發展中國家的産品更好的市場準入。

  他説,中國的開放和現代化,伴隨著對外發揮平衡作用,表明中國是國際政治領域中可以信賴的參與者,歐洲、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應該承認這一無法更改的事實,並慎重地處理它們與這一未來的世界大國的關係。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印度。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以“以共生、共鳴、共創的東亞為目標”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説,世界正處於巨大的轉變時期,在經濟領域,正由單極化轉變為多極化,新的理念正從“力的文明”轉變為“和的文明”。

  他表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東亞國家應探索共贏之路,取長補短、共同前進。他希望日中之間在環境領域構建真正的雙贏夥伴關係。他説,目前,日中兩國已經在二氧化碳減排、擺脫煤炭依賴、節能技術、水處理技術以及新能源開發等領域開展了合作。(記者 黃少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