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外媒為何為中國和世博叫好

時間:2010-08-03 10:44   來源:新華國際

  “開放的中國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磁鐵,上海世博會就像一張巨大的名片,讓很多德國人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世博園裏,來自杜塞爾多夫的德國記者克皮普説:“我們網站的世博板塊每天點擊率都是最高。德國網友看了我們的視頻後都表示,一定要抽空到上海來,不但要參觀世博,更要來看看神奇的魅力中國。”和年輕的克皮普一樣,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以其難以阻擋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媒體紛至遝來。全球媒體盛讚世博會所展示的中國實力增長,並感嘆:上海世博會是今日中國的價值符號,世博會將中國和世界聯繫在一起。(《解放日報》)

  世博會給世界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同時也讓上海世博會走向了世界,世博因世界而精彩,世界因世博而美麗。從外媒的反應來看,個個為中國叫好,也為世博叫好,法國記者寫了幾篇關於世博的文章在網上發表後,法國民眾紛紛跟帖,並有網友寫道:“為中國叫好!”那麼為何外媒為中國和世博叫好?

  首先,中國獨特文化魅力通過上海世博會得到充分體現。美國《時代週刊》在報道上海世博會時用了這樣一句話:“對這座中國最具活力、最都市化、最時尚的城市來説,這是一個歡慶的時刻。”,在媒體眼中的世博會體現了上海的魅力。上海世博會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上海的,但要通過世博會展示東方文化,展示上海大都市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魅力,無論是開幕式的中國文化元素應用,還是在一些展館中中國元素的體現,都是獨特的,既是世界文明的象徵,也是文化實力的體現。正是通過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上海約會全世界”,通過世界展示了上海,也讓世博展示了中國,當然也展示了世界。

  其次,中國的軟實力通過世博會得以表現。中國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讓世界驚嘆,也讓世界改變,更讓外媒見識了中國,但中國的發展是從硬實力到軟實力逐步過渡的,而上海世博會就是中國軟實力提高的一個標誌。正如外國媒體所言,上海世博會對於中國的社會意義或者對城市居民的意義是深遠的,也是積極的。中國人的理念在改變,中國人在變化,是通過世博會反應出來的,有些外人不可想像“中國人排隊了”,可就在世博園裏,排隊是每個參觀者的必須課,通過排隊讓世界見識了中國,也見識了世博,當然世博園區內人性化的服務,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都讓中國軟實力通過上海世博會給予展示。

  再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正在改變著每一位世博人、上海人和中國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正是在此主題下,上海未來更美好,中國的未來更美好,世博園內新生活新理念新思維得到了更好的展示,人們已經適應了上海世博會的新生活和美好生活,而世博後上海的生活會變化,中國的城市生活也會提高,低碳理念也深入人心,有外媒體報道稱,“2010年世博會的組織者們有信心把5.28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改造成綠洲,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一般城市減少70%”。這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生動體現,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

  為世博叫好,也為中國叫好,叫好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通過上海世博會得以應證,得以體現,那麼外媒為世博和中國叫好不是早了,而顯得有點遲了,只要中國發展了,上海世博會更精彩,也會更美好,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望也會逐步實現。(東方網)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