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讓“雲南水利水電工程師的搖籃”培育更多高素質人才

2023-04-13 14:1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4月3日,西南區小水電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昆明舉行。論壇旨在深入研討小水電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的重要作用,探討小水電高質量發展關鍵問題,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和解決方案。

  論壇上,10余位專家作了分享交流,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國際小水電中心主任徐錦才分別作了題為《中國水電開發與新能源可持續發展》《中國小水電綠色發展與實踐》的特邀報告,為在場嘉賓帶來了水電領域的專業見解。

  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當天,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組織水利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部分教師前來參會,聆聽優秀專家學者的專業分享,開闊教學思路,從而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調整。

  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是雲南省唯一一所以培養水利水電建設、運行、管理一線的高素質建設者和專業技術人才為主的水利水電類高職院校。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黃海燕介紹,此次論壇為學校學科專業建設提供了一次很好的理論指導,論壇上的優秀經驗建議也將被吸收借鑒,融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

  將人才培養的“錨”定在被需要的地方

  在專家們的分享交流中提到,只有將人才培養的“錨”定在產業最前沿、企業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被譽為“雲南水利水電工程師的搖籃”,多年來,該校著力培養以水利電力類為主,土木、管理和人工智能類為輔的建設、運行、管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白鶴灘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滇中引水項目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中,都能看到這所學校畢業學子的身影,他們為國家和雲南省水利水電事業及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近年來,水電站的建設運行管理正在由數字化向智能化轉變,這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黃海燕介紹,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堅持與時俱進,將不同階段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落實到學生的培養中來,設置相關必修課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

  目前,該校已將開設無人機航測技術教學課堂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力求讓學生在校內即掌握新技術,跟上行業領域的專業步伐。此外,該校還設置了水利相關法律法規課程,對此,黃海燕解釋道:“我們大部分的學生未來都會進入水利水電一線崗位,對施工的技術標準、法律規定的生態紅線、技術規范的底線等有充分的了解是重要且必要的。”

  “產教融合”讓人才得“育”更得“用”

  培育人才的同時,讓人才“能用”也是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在教學中堅持的,實施產教融合就是該校具體舉措之一。

  近年來,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已與上百家企事業單位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長效機制,從招生就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等全過程、全方位協同育人。該校先後與大唐雲南發電有限公司在電力工程學院共建“大唐班”,與雲南恆誠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在水利工程學院共建“恆誠班”,此類“訂單班”不僅讓學生在就業方面有保障,更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不同于其他學科,水利水電專業要想實現良好的產教融合,需要找到既懂技術、又懂教學的企業或者機構。目前學校也在積極尋找,推進和更多的企業開展合作。”黃海燕表示,學校產教融合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該校已與47家企業簽署校企深度合作協議,建成校內各類專業實訓基地31個、校外實訓基地64個。

  此外,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還高度重視“1+X”試點工作的推進落實,開展了11種共14個類別的“1+X”證書培訓及考證。其中,土木工程學院已經開展了建築信息模型(BIM)、建築工程識圖、測繪地理信息智能應用、工程造價數字化應用、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檢測等“1+X”證書培訓及考證,且學生在省級大賽中多次獲獎。

  吸收優質教學資源 促進師生發展

  開展校際合作是近年來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著力推動的一項育才工作。據了解,4月下旬,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將與河海大學簽訂協議,深入開展校際合作,吸收河海大學優質教學資源,提高本校學生學習能力、專業素質。黃海燕介紹,學校將遴選30名學生在第三學期到河海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並由學校承擔學生部分學習生活費用、來往路費,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可以專心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河海大學還將給學生開具學習證明,為學生未來就業求職增加一個“加分項”。

  人才培育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建設。“學校要發展、學生要培養好,不僅是對學生要有所要求,還要注重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轉變教學思維。”黃海燕表示,下一步,學校還將組織40余名教師到河海大學進行培訓,舉辦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中層幹部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更好地為學校培養高素質人才。

  隨著行業的發展,管理型人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據悉,目前,雲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正在向培養管理型人才方向努力,未來也會聚焦行業發展需要,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完)(康靜 李娜 劉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