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5G三年,中國變了

2022-11-01 14:31: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三年前的今天,三大電信運營商的5G套餐正式上線,5G在中國正式開始商用。記者從工業和資訊化部和三大運營商處了解到,今年累計建成200萬5G基站的目標已經提前超額完成。

  專家指出,目前我國的5G網路建設還處於規模建設階段,雖然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網路,但在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上仍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我國仍將堅持適度超前的5G網路建設原則,實現以建促用,建用結合。

  據了解,5G正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5G應用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

  據測算,2021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産出1.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3000億元,成為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武漢成為全國首批“村村通5G”城市

  5G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不久前,在武漢最偏遠的漁村——江夏區的東方紅村開通了5G基站,武漢也因此成為全國首批實現“村村通5G”的城市。小漁村的5G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接著往下看。

  東方紅村是一個三面環水的小漁村,村民高德安告訴記者,以前像這樣劃著小船在湖面上打電話,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不僅生活上方便了,在湖面行船也更安全了。

  有了5G這個“新農具”,漁民們也開始謀劃開網店、做直播、經營農家樂。村民王升海早早地就給家裏的網線裝好了。

  據了解,當地電信運營商目前正計劃通過興建覆蓋範圍更廣的新型700兆5G網路,努力讓5G信號覆蓋範圍從行政村擴展到更多的自然村。

  5G成為帶動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小漁村因為5G有了大改變,而5G商用三年來更是推動了我國資訊通信業實現跨越式增長,成為帶動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無人零售車、無人清掃車等5G無人場景應用在園區內已經隨處可見。今年年底,自動駕駛公交車也將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正式投入運營。

  據了解,目前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園區共安裝了25000個感測器,這裡的每一條道路、每一根管道,甚至每一道鋼梁,在數字平臺中都有相對應的數字化模型,可以一一體現在平臺上,海量數據增強了市民服務中心的可視化,為各種5G場景應用落地提供了便利。

  這是廣東江門民政部門與當地電信運營商聯合開發的5G智慧養老綜合管理平臺。這個平臺通過整合老人能力評估系統、平安通系統、居家到府系統、高齡巡訪系統、長者食堂系統等數據,打破養老服務各系統之間的資訊壁壘,將各個養老機構院區分散的監控終端統一接入,實現居家養老、機構養老服務資源共用和集中管理。這個管理平臺健全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數據體系,實現對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與養老人員的精準管理。

  在湖北十堰的東風商用車試製車間,工程師正在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5G+AR”遠端協作系統與在外地的專家共同進行現場設備巡檢。系統通過低延時、高可靠的5G傳輸,能實現遠端設備輔助作業。

  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測算,到2025年,我國5G網路建設投資達1.2萬億元,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相關投資,直接創造300多萬就業崗位。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