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面建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2022-05-23 11:2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規劃》勾勒出2035年遠景目標。展望2035年,生態文明體系全面構建,綠色發展水準全國一流,資源利用水準全國先進,碳排放實現達峰並穩中有降,綠色低碳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建成,生態環境品質穩居全國前列,綠美雲南建設成效顯著,國家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生態文化全面普及,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廣泛形成,全面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同時,明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綠美雲南建設取得新成就。探索符合雲南實際的城鄉綠化美化建設路徑和發展模式,重點實施綠美城鎮、綠美社區、綠美鄉村、綠美交通、綠美河湖、綠美校園、綠美園區、綠美景區建設,使生態美、環境美、城市美、鄉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為普遍形態。

  生態環境品質得到新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績,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穩居全國前列,水生態環境品質全面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準鞏固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達到新水準。高品質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逐步形成,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生態安全得到新鞏固、生態文明制度實現新突破、生態價值觀念實現新提升。到2025年,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穩中向好、消除劣V類水體,森林覆蓋率達65.7%,森林蓄積量力爭達22億立方米,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力爭達12平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力爭達80%,生態文明教育普及程度達100%。

  打造綠色城市發展新樣板

  《規劃》提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構建綠色資源利用新格局。將實施美麗城鎮建設工程,包括實施美麗縣城建設,提升騰衝、安寧、巍山、香格里拉、德欽、維西等美麗縣城建設水準。繼續打造一批乾淨、宜居、特色、智慧的美麗縣城;實施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工程。以昆明及州(市)中心城區為重點,發揮城市生態環境優勢,促進城市綠色發展,打造綠色城市發展新樣板。

  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廣新能源車,建設自行車道、步行道等慢行網路,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築和鋼結構住宅;從“見縫插綠、建設每一塊綠地”做起,實施城市綠化提升工程,拓展城市綠化節點和公共開放空間,留白增綠。

  此外,還將實施美麗城市更新工程,到2025年,全省城市空間佈局更加優化、綜合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更加優美、風貌特色更加突出,産城進一步融合,顯現具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雲南特點的城市之美;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70%以上,全省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70%以上。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發揮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的重要作用,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強化重點領域減碳增效,到2025年,全省城鎮新建建築100%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全面推動一二三産業生態化發展和綠色轉型,加快推進傳統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

  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七大重大工程

  《規劃》提出,全面提升“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的影響力,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建立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樣板區;從持續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建立健全生物多樣性監管體系、推進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再上新臺階4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在持續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方面,要求優化就地保護體系,完善遷地保護體系,加強生物遺傳種質資源保護,鞏固我國重要生物多樣性寶庫優勢。重點加強珍稀瀕危動植物、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棲息生境保護。完善建立保護點或保護小區,加強珍稀瀕危特有物種、極小種群物種和重要遺傳種質資源的搶救性保護和恢復。

  完善遷地保護體系。重點在滇東北、滇東南、滇西北、滇西等佈局新建一批遷地保護設施,填補重要區域和重要物種的遷地保護空缺。科學開展珍稀瀕危特有動植物、極小種群物種的遷地保護,構建珍稀瀕危動植物、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的遷地保護群落。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提出,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七大重大工程,包括重點物種和生態系統保護工程、亞洲象保護工程、旗艦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保護與修復重點工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生物遺傳種質資源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觀測體系建設工程、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

  《規劃》提出,深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成果,貫徹落實“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積極參與各類國際組織、機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治理活動,繼續加強與東盟、大湄公河次區域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交流合作。通過雙邊、多邊合作平臺,推動知識、資訊和科技交流與成果共用,推廣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功案例,提升國際影響力。積極參與打擊跨境生物資源貿易犯罪國際專項聯合執法行動。鞏固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利用的優勢地位,爭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引領者和合理利用的典範。(記者李丹丹)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