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條路串起八十四段美景(經濟新方位建設一線)

2022-05-23 09:0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今天綠化隊進場,要盯著澆透水,覆蓋好綠網,別被風刮跑了。”早上6時30分,海南環島旅遊公路六工區路基二隊的現場工程師王遠來騎著電動車出了項目部。海南環島旅遊公路是海南自貿港先導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海南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標誌性工程。

  線路設計總體組負責人張曉鵬説,全線近千公里,途經9類84段生態景觀,有已開發景區,更有待開發景點,建成後有望將全島1/3的遊客吸引到沿途景點。項目工地的火熱,成為自貿港建設的生動寫照。

  現場工程師王遠來:

  8公里長的工段,哪有情況,立刻去處理

  “每天要在太陽底下騎行100多公里,步行兩萬步。”王遠來負責8公里長的工段,每天6—7個作業面,哪有情況,立刻去處理。

  “現場工程師是施工班組最關鍵的節點,施工品質、安全、進度……都得操心,24小時待命。”六工區項目部經理包國軍説。

  在臨高縣調樓鎮龍田村,還沒澆築的路基坑坑洼洼,王遠來扔下車子,大步向前。“現在人員增加、機器增加,人分兩班,機器不停,趕在雨季前完成路基施工。”烈日炎炎,説話間,汗珠滑過黝黑的臉頰。

  為什麼這麼拼?

  六工區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楊濤道出原委,二隊施工前期遇到堵點,耽誤了進度,現在終於趕上來了,主線可交驗的已有1公里,但是一隊已經衝到了3公里。“他們鉚足勁兒想追上去,最好能趕超。”

  “不僅隊與隊之間較勁,工區與工區間也在比拼。”包國軍説,環島旅遊公路途經沿海12個市縣,劃分了6個工區,“施工企業都想跑到前頭。”

  “去年六工區全線考評第一,完成投資額最高,24座橋開工23座,涵洞開工完成76%。”環島旅遊公路項目公司工程部部長鄒威波介紹,“四工區去年特大橋前期施工比較慢,今年進度也趕上來了。隊和隊之間搞起勞動競賽,二工區也追上來了。”

  為推動公路建設,海南提出“建成一段、驗收一段、通車一段”。去年10月開始,省總工會、省交通運輸廳、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還聯合開展勞動競賽,不斷完善激勵政策。

  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宋健:

  老百姓把修路當成自家事

  “別趕路,感受路”,這是海南環島旅遊公路的宣傳口號。

  確實,過海文大橋,駛上路基已成形的連接線,再前行10多公里,就是文昌市鋪前鎮木蘭灣。海岸近處礁石點綴,遠處燈塔、風車作伴,由此前行20多公里,大海一直陪在窗外。

  然而,半年多前,一工區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宋健第一次來到木蘭灣,卻一點看風景的心情都沒有。“沿途村莊養殖戶多,魚蝦塘伸向大海的取水管像蜘蛛網一樣沒處下腳。一個魚塘一個戶主,40多公里要溝通100多戶人家。”

  最令他頭疼的,是主線上一塊15畝的荒地,“30多年沒人管了,存在一些爭議。”

  業主、項目公司、施工單位同沿線鎮村黨組織探索建起黨建聯盟,通過理論聯學、資源共用、活動聯辦、隊伍聯建、工作聯促,解決堵點難點問題。

  面對爭議地,鎮裏調出了上世紀80年代的原始圖冊,黨建聯盟組織力量從小組長開始,一戶一戶做工作。

  “今天能辦的,絕不往明天拖。建設環島旅遊公路是全省的大事,對群眾有益、對地方發展有利,把道理講明白,努力解決好難題和訴求,大家都很支援。”鋪前鎮黨委委員趙峰説。

  “協調好補償,施工特別順利。地太村更是好民風,從租用辦公場所、臨時道路用地,再到魚蝦塘改線,老百姓把修路當成了自家的事。”宋健説。

  海南省成立環島旅遊公路及驛站規劃建設工作專班,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要求建設工作推進到哪,組織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

  截至5月12日,項目全線路基工程已完成45.2%,累計完成投資71.71億元,佔總預算投資的49.83%。

  打通堵點難點的同時,黨建聯盟助力鄉村振興。截至5月初,施工單位購買沿線村鎮100萬餘元的農副産品,租用閒置車輛支出58萬餘元,安排就業、用工750余人,培訓農民工800余人次,幫助村裏硬化及加寬道路15公里,新建停車場、修建漁網晾曬場,捐贈圖書、志願服務、愛心助學等,黨建聯盟成了履行社會責任的新抓手。

  外聘環保專家張世傑:

  保護與發展找到了交匯點

  下午4時,太陽還是火辣辣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新城鎮桐海村一塊灘塗地旁,二工區項目負責人孔祥永正等著外聘專家團隊確定323棵鄉土紅樹植物的移植點位。

  “現在是潮位最高的時候,你看那邊,地勢高,海水過不去,紅樹林沒法生存。”海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世傑博士指向臨近的一塊灘塗地説,“那邊可以,漲潮海水能過去,旁邊就有原生紅樹林生長,移植到那裏比較合適。”

  紅樹林生長在海岸潮間帶,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我們堅持生態優先、造價服從生態,採取避讓調線、移植補植等措施,加強紅樹林保護,一株都不能砍。”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興海説。

  在桐海村口,一行行移植的紅樹植物存活吐綠,每一棵都挂著植物銘牌,標明種名、高度、胸徑、冠幅。往村裏走,環島旅遊公路施工現場,凡有紅樹林需要移植的,都專門留出洼地,原地做土球並採取護根保護措施,移植的區域也都選在一兩公里內有紅樹林群落分佈的地方。

  張世傑難掩興奮,在陵水,環島旅遊公路同陵水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結合起來,保護與發展找到了交匯點。

  “前面是上升的海平面,後面是魚蝦塘,不退塘還林,紅樹林就難以生存。”張世傑説,鄉土紅樹植物生長特別慢,有的鄉土種長幾十年才有一米多高,移植的紅樹植物有的都是五六十年以上的,就近移植到濕地公園,是人與自然的雙贏。“但退塘還林後,産業發展怎麼辦?環島旅遊公路恰好提供了産業出口。”據了解,環島旅遊公路沿線設計的40個驛站,已經有一部分開始招商籌備,一批新旅遊景點即將揭開面紗。

  “為了保護生態,文昌、陵水涉海路段還提高橋梁比例,減少對海域環境影響;正門嶺、龍滾河、雲梯嶺,兩公里不到就有3座橋梁建設。”孔祥永表示,“公司入瓊築路70年,如今越來越重視生態保護。”

  萬寧龍滾鎮地界的正門嶺大橋,依山傍海,橋位處在陡峭邊坡,地勢險要,橋墩施工採用高低承臺方式,最大限度減少邊坡開挖。龍滾河大橋位於出海口,項目部在臨近海岸橋梁樁基施工中取消造價低廉、進尺效率高的衝擊鑽,調整為無泥漿池、環保的旋挖鑽……

  站在正門嶺大橋橋臺處極目遠眺,天海一色,超大畫幅的視覺美景令人心曠神怡,燕子洞等網紅打卡點近在咫尺,原本致力地産開發的企業開始籌劃驛站建設,環島旅遊公路正發揮出路通財通的功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3日 02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