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獻身航空事業,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2021-11-11 09:03: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獻身航空事業,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前不久,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上,“八一勳章”獲得者、“英雄試飛員”李中華做客軍委裝備發展部舉辦的首屆“珠海裝備論壇”,講述試飛故事,科普試飛知識。

  有人説,試飛員是“和平時期離死亡最近的人”。34年的軍旅生涯中20余次遇險,成功處置多次空中重大險情的李中華,與藍天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緣。

  1983年7月,李中華從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畢業,剛好趕上空軍從地方大學選拔飛行員,他報了名並順利通過選拔。1989年,空軍從雙學士飛行員中選拔試飛員,他再一次被選中,從此開啟風險與精彩並存的試飛人生。

  為了系統學習試飛專業知識,李中華和戰友於20世紀90年代3次赴俄羅斯國家試飛員學校學習。李中華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只為加快學習進度,最終用4個月就學完其他國家試飛員一年才能完成的課程,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獲得國際試飛員等級證書的試飛員之一。

  李中華坦言,自己生逢其時,趕上改革開放後我國國防航空工業飛躍式發展,見證了試飛員隊伍建設逐步專業化,並與其他隊員全程參與了以殲-10為代表的三代機的大部分重要課目的試飛。

  2003年12月1日,殲-10定型前的最後一個試飛科目,低空大表速馬上就要組織。所謂低空大表速飛行,是在低高度和氣動載荷極限的情況下,考核飛機的結構強度和顫振特性。這個科目試飛難度系數最高,風險最大,因為一旦控制不好,飛機就會空中解體。

  國外試飛該科目,摔過數十架飛機,犧牲過數十位飛行員。對於李中華來説,這又是一次直面“死神”之旅。他平靜地拿起自己的飛行裝具,深吸了一口氣,在機務人員的陪同下,向殲-10走去。

  1.2萬米高空,李中華駕駛飛機開始向下俯衝,李中華全神貫注地看著儀錶,頭上的汗不由自主地冒出來。一旦加速超過飛機設計的臨界點,飛機很可能會空中解體,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但又必須得加速,這樣才能檢驗殲-10的極限性能。

  終於,殲-10速度表指針指向了時速1450公里,達到了設計時速。在李中華終止俯衝動作時,飛機達到了時速1453公里,創造了殲-10最快的飛行紀錄。

  憑著這份勇敢和執著,在殲-10試飛期間,李中華創造了殲-10最大飛行表速、最大動升限、最大過載值、最大迎角等多項國內紀錄,與戰友攜手創下“三代機試飛零墜毀”的奇跡。

  2017年,李中華光榮退休。他拒絕了很多企業的任職邀請,選擇以中國航空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的身份開展航空科普教育、追蹤無人機最新發展等。“獻身航空事業,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李中華堅定地説。

  (本報記者 章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