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活動空間不足 誰來滿足“銀發族”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1-11-10 08:5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誰來滿足“銀發族”的精神文化需求

  【熱點觀察】

  晚上9點多,67歲的鄭君榮百無聊賴地按著遙控器的按鍵,青春偶像劇、綜藝真人秀、文化類節目……各種內容隨著電視畫面的切換輪流閃現。不過,這一切似乎難以引起這位老人的興趣,“要麼看不懂,要麼離咱的生活太遠”。

  鄭君榮是山東棗莊的一個普通農民。她吃喝不愁,身體硬朗,兒女已成家,孫輩也開始上學,按説應該對日子很滿足,可她總感覺生活裏缺點啥。

  鄭君榮缺的是能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藝産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達2.64億,佔總人口的18.7%。跟青少年一樣,老年人同樣有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只不過很多時候,這種需求被社會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很多時候都是自娛自樂

  鄭君榮這樣的農村老人,平時只能看著“看不懂、不愛看”的電視節目來消磨時間。相較于他們,城市裏的老人尤其有一定文化層次和文藝愛好的老人的退休生活要相對豐富一些。

  “忙得很!從早到晚都有事。”97歲的魏鳴一老人如此形容他的退休生活。

  滿頭銀發,西裝筆挺,皮鞋锃亮,魏鳴一是一個十足的“文藝老年”,愛看法文小説,會唱歌跳舞,偶爾還寫寫詩,興趣廣泛。退休前,他在央企擔任領導職務,“年輕時工作忙,經常晚上九十點才下班,退休後,這些愛好都迸發了”。

  他的時間表每天都排得滿滿的:早上起床後就要上網,了解國內外時事;上午出去攝影,拍照、列印、製版成冊樣樣都自己來;下午和合唱團的老夥伴們一起學唱外文歌;晚上打臺球,健身又動腦;偶爾寫寫書法,逢年過節與老朋友互相唱和詩詞……

  和魏鳴一一樣,89歲的楊士燁老人退休後也重新拾起唱京劇的興趣愛好。每週三上午,楊士燁和幾個京劇愛好者組成的京劇小組都有集體排練活動。每次排練,老人們唱得有板有眼,不時用手打著拍子,雖然沒有華美的服裝,也沒有精美的臉譜,但自信和滿足寫在老人們飽經滄桑的臉上,他們動情的演繹引來了不少路過的老人駐足欣賞。

  92歲的李克威老人也是京劇小組的成員之一。從北京廣播電臺離休後,重新拾起京劇這個以前無暇顧及的愛好。聽磁帶、看唱本、和票友一起交流學習,過得格外充實。“離休後才有這份閒情逸致,高興了就唱兩句,挺好的。”李克威滿足地説。

  魏鳴一、楊士燁、李克威這些老人都有自己的文藝愛好,且生活在同一個養老院。這個比較高檔的養老院有不錯的文化活動空間,所以老人們具備“自娛自樂”的條件。

  可對於很多獨居的普通老人而言,不要説參加集體文娛活動,平時能有人陪著説説話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73歲的張慶成老人,多年前從河北老家來京。老伴去世後,兒子要他搬過去一起住,可他不願意給兒子一家添麻煩。夏天,張慶成還能在小區裏轉悠,圍觀一下老人們下棋、打牌,可一到冬天,他只能待在家裏,望著窗外發呆。

  老年人文化活動空間不足

  原航空航太工業部六三四研究所退休職工孫淵十分喜歡跳舞。退休後,她報名參加舞蹈學習班,考取了拉丁舞、舞廳舞教師資格證書。有了這些證書,孫淵又重新上崗——她與北京各街道辦事處合作,教老年人跳舞、組建舞蹈隊參加舞蹈比賽。可不管是自己跳舞,還是教別的老人跳舞,缺乏空間和場地總是讓她頭疼,每次跳舞時,腳在動,心卻懸著:“腳步聲、音響聲會不會影響他人?”

  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活動空間不足,已成為影響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2017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4億,全國共有老年學校4.9萬個,各類老年活動室35萬個。幾年過去了,我國老年人口增加了2000多萬,可老年活動場所並未增加多少。放眼城市的各種公共文化空間,不管是文化館,還是圖書館,到處都是青少年和兒童的身影。有的城市還配置了專門為少年兒童服務的少年宮、少兒圖書館、兒童中心。也許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裏,老年人愛靜不愛動,或者説宜靜不宜動,而家裏是最安靜的地方,所以老年人沒事在家裏待著是最好的選擇,對公共文化活動空間的需求並不特別強烈。

  可現實是,因為老年人的文化活動空間不足而引發的矛盾和問題頻頻出現。比如近些年,“廣場舞老人與打籃球年輕人為爭奪場地互毆”“老年晨跑隊暴走遭遇車禍”等新聞就經常見於報端。

  長期關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學者劉向國説,老年人因為腿腳不方便,參加文化體育活動一般都遵循就近原則。針對城市老舊小區老年人多而文化活動空間不足的現狀,他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時要盤活存量,利用小區地下室等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文化活動空間。另外,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專家們也呼籲,城市新建的小區應將老年活動室像幼兒園那樣納入小區的配套設施。

  孫淵還提到,老年人的文藝活動和文藝需求缺乏專業化的指導。相較于豐富的文化藝術進校園、進課堂活動,養老院等地方有時候可能會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死角”。專家表示,各種養老機構應加大與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溝通對接的力度,以增加公共文化服務配送的數量,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匹配度。

  老年題材文藝創作要跟上

  除了唱歌、跳舞、下棋等,目前老年人最主要的文娛活動恐怕還是看電視。可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視節目,在收視率指揮棒的作用下,紛紛向年輕人靠攏。於是,像鄭君榮一樣的老年人才會覺得現在的電視“沒啥可看的”。

  近幾年,一些文藝工作者已經關注到“銀發族”,也創作出一批反映老年群體和老年生活的作品,比如電視劇《嘿,老頭!》《老閨蜜》從老年人生活的細微處入手,讓人看到諸多發生在老年人中間平凡感人而又溫暖美好的故事;舞劇《Ta還在我身旁》白描式呈現老年人晚年的生活狀態與情感變化,表達陪伴與關懷的溫情主題。不過,整體而言老年題材文藝作品仍然太少。

  2019年,海頓編劇並執導拍攝了老年題材電視劇《幸福院》。“拍攝前,很多人一聽是老年題材都勸我不要做,認為拍出來肯定沒人看。”海頓説:“如果沒人看,只能説明沒拍好。”《幸福院》沒有像有些作品那樣渲染老年人的沉悶孤獨,也不再糾結于生活瑣事和家長裏短,而是用輕喜劇的形式聚焦都市養老,展現當下兩代人關於新型養老的觀念交鋒,不僅探討了幸福的真諦,也為現代人提供了一份“都市養老圖鑒”。2020年春天,該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於是,海頓接著拍攝了幸福院系列第二部《幸福二號院之老有所安》。在海頓看來,老年題材是未來文藝創作的藍海,創作者要打開思路,用多樣化的藝術方式把老年人繽紛多彩的生活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呈現出來。

  盧曉蓉與魏鳴一、李克威等人住在同一個養老院。她日前看了某一部反映老年人生活的電影,內心感到有些蒼涼。“我在想,年輕人看了這樣的電影,會不會覺得照顧老人很累?會不會覺得老年人是累贅?”盧曉蓉告訴記者,她和周圍老年人的生活完全不是影片表現的那個樣子,她期盼文藝界能深入挖掘老年群體真實的生活、心理與情感狀態,反映老年人陽光、積極的生活狀態,這樣才能引導社會理解、接納、關懷老年群體,才能讓全社會理性、善意地認識老齡化過程。

  (本報記者 方莉 劉平安 韓業庭)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