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談極端、突發氣象災害如何應對
院士談極端、突發氣象災害如何應對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範化解災害風險,築牢安全發展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數值天氣預報專家李澤椿日前應中國氣象局邀請,通過講座、錄播網路視頻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科普氣象防災減災的知識。他介紹:“得益於科技不斷進步,我國科學家對大氣科學的規律認識不斷加深,氣象災害預警水準有明顯提升,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有明顯下降,直接經濟損失降至1.1%的較低水準。”
李澤椿和團隊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解決了颱風、暴雨等氣象災害預報難題。當前李澤椿研究的,是如何從“1.1%”中進一步拓展氣象科技的應用空間。
李澤椿説:“作為自然界演化過程中的一部分,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可能完全避免。不過,人類可以利用規律來減少不利影響。我國自然災害中,氣象災害佔比71%。近幾十年來,氣象部門對較大的氣象災害形成了較強的預報預警能力,但當前局地、極端、突發強對流天氣等形成的自然災害仍缺少預報手段。”
那麼,針對局地、極端、突發強對流天氣等形成的自然災害,該如何應對呢?李澤椿説,從科學上講,天氣變化是大氣圈、水圈、冰凍圈、岩石圈、生物圈五大圈層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人類對各大圈層的認識還很有限。其中,中小尺度、極端、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等的監測預警更是存在許多沒有解決的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由此建立的預警發佈機制,難以給災害防禦和應急提供充分的時間準備。
李澤椿介紹,目前國家正在推動地球模擬系統研發——多學科科學家聯合攻關,在超性能電腦技術的發展和演算法表達下,綜合考慮大氣、海洋、生物、固體地球相互作用以及複雜性的模擬技術研究。可以實現地球系統各圈層、各物理生化過程、相互作用耦合機制的模擬和表達。
李澤椿説,氣象災害與海洋、地質、生物、地震等災害還會形成“災害鏈”,更要注重預防。比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後,災區遭遇暴雨天氣,會産生交通問題,進而影響救援;也會讓震後形成堰塞湖的風險進一步增大,這涉及地質災害;同時也加速致病微生物繁殖,這又事關生物災害。
“‘十四五’時期是打基礎的關鍵期”。李澤椿説:“接下來有幾方面關鍵問題亟待解決,如大氣過程的複雜性,多學科、多技術融合,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等方面存在技術規範不一致、標準不一致,統一標準的共用數據庫尚未形成等。其中既有科學問題,也有機制問題,而這些,都可為以後的氣象科學發展確立方向。”
李澤椿介紹,氣象預報預警能力的不斷提高,加上物質的準備、政策的應對和救援力量的組織,就可以達成“立足預防”的目標。再以此為第一環,讓風險評估、應急響應方案制定、抗災救災、社會協同等環環相扣,才能最終建立綜合、統一、工程化且長期穩定運作的自然災害防控體系。
(本報記者 袁于飛)